最近,沪深交易所均发布通知,拟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由目前的5%调整为10%。该通知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反馈截止时间为7月4日,估计很快就会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今后ST股跌起来就更加迅猛了,同时炒作之风也可能更加疯狂。
加速绩差股退市步伐
风险警示股票是指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或财务困境,交易所对其进行特殊标识和警示的股票。这个标识为字母“ST”(Special Treatment),加在股票简称前面。如果这家上市公司情况更严重,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则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即当日交易价格相较前一日收盘价的最大涨幅比例或跌幅比例,是一项重要的交易机制。目前,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为5%,与主板其他股票不一致。因此,今后ST板块也要把每日涨跌幅调整为10%。
沪深两地交易所发布的通知中特别指出:“从市场运行实践看,主板风险警示股票5%的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票定价效率。”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就是——绩差股退市的步伐还是太慢。
最近几年,证监会出台多项措施,加大绩差股退市力度,尤其是市值退市和面值退市都很有杀伤力。根据退市规则,主板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将触发市值退市?;若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将直接触发面值退市。因此,10%涨跌幅新规出台后,ST板块也必然加速出清。
此外,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其他交易制度没有变化,如投资者首次买入风险警示股票应签署风险揭示书、单只风险警示股票当日累计买入数量不超过50万股等要求。
成交普遍低迷
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主板风险警示股票合计有173只。
从股价来看,目前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普遍价格较低,近一个月平均股价在2元以下的有11只,5元以下的则有80只。从市值来看,112只股票最新市值低于30亿元,占比65%,其中“*ST广道”总市值为3.02亿元,已经岌岌可危。
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目前成交普遍低迷。上述173只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中,仅有55只股票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超过1亿元,占比仅三成,接近七成股票日均成交额不足1亿元,其中“*ST沪科”“ST智知”日成交额只有1000万元左右。
炒作ST高风险
ST股票被风险警示之后到真正退市往往还有一段时间,这期间投机资金便伺机而入,利用各种概念进行炒作,拉高股价后吸引投资者跟风买入。由于缺乏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多数ST公司深陷经营困境,被炒高的ST股票犹如空中楼阁。
例如,“*ST宇顺”原本是家做液晶屏的公司,连续多年亏损,今年4月宣布要收购“数据中心”项目,于是成为人工智能概念股,因此引发市场炒作。4月初以来,公司股价直接开启“涨停模式”,连续24个涨停板,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3倍。
依照协议,“*ST宇顺”计划采用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数据中心”项目。但是据公司一季度报告,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450.07万元,负债合计1.55亿元。怎么可能再拿出现金完成收购呢?此外,计划收购的所谓标的公司也存在大额债务。因此,整个“收购”可谓疑雾重重。
“*ST宇顺”这家公司能否成功转型,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根本无法判断,只看到股价涨得多就去买,无异于就是赌博。
当前,尽管交易所不断升级监控手段,但游资早已形成黑色产业链:从微信群、直播间洗脑散户,到用拖拉机账户规避监管,再到暴力拉升股价,手法非常娴熟。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与游资利益深度绑定。当泡沫破裂时,买单的永远是最后一棒的散户。
值得强调的是,如今资本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ST股已经不存在“壳资源”的价值。过去,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多层次”格局,ST股被借壳重组的可能就比较大。然而,目前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并立,上市融资已经不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且借壳成本高、交易复杂,所以投资者再抱着过时的眼光押注ST股重组——很可能会输得很惨。
岌岌可危的ST股一览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上一篇:怎样学唱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