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小暑时节,热浪蒸腾,此时不少人选择用冷饮、空调来解暑,却忽略了泡脚这一养生方式。夏天泡脚,听起来似乎和炎热的季节不太搭,但其实它蕴含着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许多人误以为泡脚是冬季的专属,实际上,在小暑前后坚持科学泡脚,对身体同样大有裨益。以下是一些夏天泡脚的主要好处:
驱散内寒,温通阳气
中医讲“春夏养阳”。夏天人体腠理(毛孔)开放,阳气外浮,加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贪食冷饮,容易导致寒气入侵,积聚在体内(尤其是下肢),形成“外热内寒”的状态。
用温热的水泡脚,能有效温煦足部经络(尤其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驱散体内积聚的寒湿之气,促进阳气生发和气血流通,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凉、小腹冷痛、腹泻、女性宫寒等问题。想象一下,忙碌一天后在空调房里泡个热水脚,那种从脚底升起的暖意驱散体内寒气,非常的解压。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温热的水刺激足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使血管扩张,加速下肢血液循环。
能有效缓解因久站、久坐或一天劳累导致的下肢沉重、酸胀、麻木感,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快速消除疲劳感。而且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对足跟痛、轻度踝关节不适有一定舒缓作用。对穿高跟鞋或运动后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放松方式。运动后泡脚,能明显缓解小腿肌肉的紧绷感。
改善睡眠质量
足部温暖舒适的感觉能放松身心,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紧张状态),提升副交感神经活性(放松状态)。泡脚带来的舒适感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引导气血下行,让大脑逐渐平静下来。
对于夏季因炎热、心烦气躁或吹空调导致难以入睡、睡眠浅的人群特别有效,能显著帮助入眠,提高睡眠深度和质量。睡前半小时泡个脚,能让你更快进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焕发。
健脾祛湿,消暑除烦
中医认为“暑多夹湿”,夏天湿热之邪盛行。脾主运化水湿,而足部是脾经的重要循行部位。泡脚能刺激脾经,有助于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排除体内湿气。
通过发汗和促进代谢,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湿气,缓解因湿气重导致的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精神萎靡等症状。湿气排出后,人也会感觉清爽,不那么烦热。泡完脚后那种微微出汗的感觉,正是体内湿气随汗排出的过程。
辅助清洁,预防脚气
泡脚本身是一个清洁过程,热水有助于软化角质,清洁脚部汗液和污垢,保持清洁干爽,破坏真菌喜欢的潮湿温热环境,对预防脚气(足癣)有一定帮助。但注意:如已有脚气,泡脚水温和时间要控制好,避免过度刺激且泡脚盆需专用并消毒,泡后要彻底擦干(尤其是趾缝),否则可能加重病情。泡脚后立即擦干,保持脚部干爽,是预防真菌滋生的关键。
泡脚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添加一些适合泡脚的中药。如驱寒可添加生姜片、花椒;祛湿可添加艾叶、藿香、佩兰;活血通络可添加红花、当归;安神可添加夜交藤、合欢皮;清热可添加金银花、菊花。
夏天泡脚的注意事项
水温不宜过高!38°C - 42°C是比较适宜的范围,感觉温热舒适即可,避免烫伤。以能舒适放入双脚、不会烫得缩回为准。
时间一般 15-20分钟为宜,不宜过长,以免出汗过多耗气伤津或导致虚脱。感觉身体微微发热、额头或后背有细密汗珠即可。避免在过饱、过饥或饭后半小时内泡脚。睡前1-2小时泡脚助眠效果最佳。避免在空调或风扇直吹下泡脚,以免受凉。泡脚时可以在膝盖上搭一条干毛巾保暖。
禁忌人群为严重心脏病、低血压患者(泡脚扩张血管可能导致不适)、下肢静脉曲张或静脉血栓患者(热水可能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感觉迟钝,容易烫伤而不自知)、孕妇(如需泡脚,水温务必温和,时间短,最好咨询医生)、足部有严重皮肤病、破溃、感染或烫伤者、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高热、醉酒者。
夏天泡脚并非“火上浇油”,反而是顺应“春夏养阳”养生之道、驱散体内寒湿、促进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健脾祛湿的保健良方。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水温适宜(温热不烫)、时间适中(15-20分钟)、注意禁忌、及时补水擦干。
科学地进行夏季泡脚,能让您在炎炎夏日里获得一份由内而外的舒适与健康。今晚不妨试试看,您会惊讶于它的效果!
(转自: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