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吴晓慧 通讯员 刘 鹏
本报讯 昨天,在海宁盐官古城·潮乐之城内,一场紧张而有序的乐手招聘考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指尖掠过琴弦的轻响,管乐吹奏时的震颤……给这座千年古城注入崭新活力。
在盐官古城·潮乐之城,随处可见音乐元素。全球第三家音乐博物馆坐落于此,总建筑面积28460平方米的盐官潮城艺术中心拔地而起,盐官主唱音乐度假酒店更是将各类音乐元素巧妙融入每个细节。
“音乐是活态文化,各类音乐活动可以平衡淡旺季客流,实现‘全年无休’的旅游生态。”正如盐官旅游度假区经济发展部部长顾明玥所言,在这里,悠扬的旋律与水榭楼台交织,“音乐”如同点睛之笔,为这幅江南水墨画增添了动人的韵律。
然而,盐官古镇也曾面临“八月十八潮过客散”的困局。2018年“盐官古城·潮乐之城”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以“音乐+潮文化”的创新布局,让古城迎来破茧重生的契机。而华丽蜕变的背后,离不开嘉兴各级财政部门的“保驾护航”。
为加快特色音乐产业及相关业态发展,去年全国唯一的古城内常驻专业交响乐团——嘉兴大潮爱乐乐团应运而生,成为古城的核心文化符号之一。
嘉兴以“真金白银”为古镇建设强底气、提信心,将连续五年专项支持爱乐乐团建设与运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音乐产业,参与音乐艺术发展。
“目前乐团核心团队招聘已完成60%,30多种乐器设备的定制采购工作也在同步推进。”盐官大潮爱乐乐团副团长张伟捷介绍,乐团预计于今年10月初完成组建,并开展首演。
不仅如此,嘉兴指导海宁向上争取专项债券资金5.5亿元,用于盐官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数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盐官旅游度假区累计客流达14.2万余人次,相较今年春节时的日均1.4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近乎翻倍。
盐官古城的蝶变,只是嘉兴古镇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嘉兴,运河抱城、八水汇聚,聚集了乌镇、西塘、濮院、盐官等18个名声在外的运河古镇。如何让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22年,嘉兴正式将“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去年,嘉兴出台《“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塑造与传播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系统推进品牌建设,加快古镇旅游个性化发展。
作为资金的“大管家”,嘉兴市财政局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投入力度,错位打造差异化古镇集群。近年来,累计安排资金近18亿元,推进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围绕遗产保护传承、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支持提升大运河(嘉兴段)名城古镇风貌。
在具体投入方面,嘉兴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经费3亿元,支持古镇的修缮和保护;2025年春节期间发放文旅消费券近4000万元,覆盖零售、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支持古镇民宿提档升级,对民宿按获评等级给予1万至50万元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嘉兴市财政局出台了《财政支持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实施方案》,以财政力量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协同发展。其中,统筹4500万元资金用于文旅推广,擦亮“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
一项项财政政策因势推出,一笔笔财政资金精准滴灌,在财政力量的持续助力下,嘉兴古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将继续加强资金保障,与文旅部门形成政策联动,推动嘉兴文旅融合发展。”嘉兴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