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布尔登,每年的草地赛季伴随着炎炎盛夏一同袭来,如果再在这个等式中加上白色球衣、冷门温床、奶油草莓,那么它就有了一个永恒不变的名字——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作为四大满贯中最悠久的一项赛事,从1877年创立至今的148年间,温网早已成为所有人心中的网球圣殿。温网的独特,除了它是四大满贯中唯一在草地上举办的赛事外,还有这么多年来它一直都在坚持的传统,而这一切的存在也让温网成为“最有仪式感”的大满贯。
怀晓 报道
球员为何都穿白衣
温布尔登的标志色是白色,来自全世界的一流球员们只有在这片赛场上,才会就球衣的颜色达成完全一致。
这是因为,温网对参赛选手的服装有严格规定:除准备活动外,网球服及鞋袜的颜色必须以白色为主。穿白衣比赛是温网的传统之一,是为了表示对英国王室的尊重。
此传统究竟如何形成?选手衣服的颜色与是否尊重王室之间又有哪些关联?这还得从网球比赛服的几次革新说起。
19世纪60年代,女性打网球时被认为最得体的穿着是厚重的法兰绒或者斜纹哔叽布质地的衣裙,最好还有裙撑和镶皮毛的高领。1884年,首位温布尔登女单冠军沃森穿着的就是曳地长裙,上衣一直扣到嗓子眼,头上还戴了顶有沿礼帽。
1905年,美国少女梅·萨顿在决赛中嫌热,把衬衣袖子卷起来露出了手腕,这让保守的英国人不禁目瞪口呆。
1919年,法国选手苏珊·伦格朗穿着刚过膝盖的百褶裙、长袖针织上衣,并配一件薄毛线衫,头发上绕了一圈丝巾,这样的穿着被斥为“不文雅”。然而在1949年,美国姑娘莫伦终于捅了“马蜂窝”。
那一年的6月20日,莫伦出场时穿着一条很短的网球裙,里面精心装饰着棉布花边的内裤若隐若现,摄影记者为争抢躺在地上的最佳拍摄位置而挤作一团。
主办方指责设计者、前网球选手泰迪·廷凌“把邪恶和粗俗带进了网球世界”,温布尔登从此痛下决心,开始严格规定选手衣装,除了白色,拒绝一切的花里胡哨。
此后的时间里,虽然一些细节的要求会有些许变化,但以白色为绝对主色调的规定却一直都没有改变。
冷门制造的温床
四大满贯中,温网是唯一在草地上举办的赛事,草地球场是每年使用时间最短的——仅占1个月时间,也是冷门最多的。
草地赛季一般在法网落幕后开启,在温网达到最高潮,随后网球赛事的重心再次转向硬地场。草地赛季时间较短,一方面受到气候的限制,不像红土、硬地那般便于推广。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养护成本颇高。以温网为例,比赛场地使用100%黑麦草,准备一片球场大约需要15个月。今年的比赛草坪在去年便种下,待新草长出后,工作人员会不断对其进行修剪。
温网赛事期间,草坪的切割高度严格控制在8毫米,这被认为是适合网球,同时也能保证草皮持久耐磨的长度。每日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都会修剪草坪,晚间还会进行少量浇水。
高成本也使得草地赛有了“高门槛”,职业网球运动员每年只能参加三、四站的草地赛,因此,他们普遍对这种类型的场地比较“陌生”。
球场类型不同,打法上也有较大差异。在草地上,网球落地时与草地的摩擦小,球的反弹速度快,但弹跳高度偏低,因此,往往发球好、反应快的球员能占优势。
可以说,草地赛的种种特性造就了其魅力,但也导致常常出现冷门。近八届温网,无人成功卫冕女单冠军,萨巴伦卡、高芙等现役顶尖好手,至今未能在温网折桂。
而今年温网,更是“冷风”使劲吹。首轮比赛结束,已经有23位种子选手出局,其中,前十的种子选手有8人出局,创造了公开赛时代大满贯赛事的最高纪录。
每年温网,温布尔登天气是炎热,但赛场却从不忘开“冷气”。
奶油草莓的钟情
看比赛之余,吃经典美食,也是温网的老传统了,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奶油草莓。
6月正好是草莓成熟的季节,而温网比赛也正是在这个时节开始,于是草莓和网球赛就自然而然地被联系在了一起,这一传统从1877年首届温网就开始了。
大部分球迷来温布尔登观战,都会买一份大会提供的奶油草莓,仿佛看温网不吃上一口草莓,这个比赛日就不那么完整。
可以来到温网的草莓算得上是草莓里的“贵族”,官方指定选用来自肯特(Kent)的爱尔桑塔(Elsanta)草莓,一百多年来从未改变。草莓会在前一天傍晚被采摘下来,比赛当天5点左右送达温布尔登进行除梗加工,然后等待观众入场正式销售。
咬上一口淋着奶油的新鲜草莓,看着绿油油的赛场上运动员奔跑击球的精彩瞬间,无疑是一种享受。甚至有观众表示每年来温布尔登,就是为了能在英国的夏日享受奶油草莓。
其实不止球迷,球员们也会品尝这道经典美食。“我就喜欢奶油草莓,”锦织圭曾说,“如果你也要去看球,千万别忘了用它犒劳一下自己。”今年温网,据说奶油草莓又涨价了,但依然供不应求。
绿草、白衣、网球、奶油草莓……在温布尔登,每一位观众都能领略到温网所传承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正是这种对传统的坚守,让温网成为了网球界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