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岳阳发布
开栏的话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岳阳市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岳阳县、平江县、汨罗市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9个村镇、11个单位、2户家庭、4所学校及个人分别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创建荣誉称号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即日起,岳阳日报开设《文明创建耀巴陵》专栏,深入报道我市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我市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让文明融入百姓生活
——平江县坚持“为民利民惠民靠民”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秀美平江5月23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平江县入选。
平江县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程、人民满意的幸福工程、助力基层治理的系统工程,走出一条以高水平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建之路。
创建为民 提升获得感
斑马线前,志愿者热情引导;
大街小巷,卫生干净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夏日时节,革命老区平江县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平江县围绕“为民利民惠民靠民”目标,出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意见、责任分解、社会动员等文件,按照“一套工作专班、一项工作机制、一张责任清单”方式,推动文明创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学雷锋活动“以前送孩子上学,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现在秩序井然。”说起新变化,万汇小区李娭毑满心欢喜。群众获得感攀升的背后,是平江“五横四纵二环”路网和一系列民生工程带来的新气象。
坚持创建为民,平江对16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质改造30条人行道,建成首座人行天桥——一中人行天桥;新建36个社会停车场,新增小车和摩托车停车位1.32万个,让宜居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今日平江”App 设立“文明创建曝光台”,吸引群众出点子、找问题、做监督、提意见,推动落实交通秩序、市政维修等民生实事7000余件,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培育利民 增强认同感
平江县岑川镇大义村有个“垃圾分类积分银行”。
当地村民把家中废弃的可回收物送到兑换点,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兑换洗洁精等日常用品。如今,“垃圾分类积分银行”在平江推广,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也纳入积分体系,深得广大群众认同,累计减少婚丧铺张开支超1000万元,让文明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平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汨水桥江边开展净滩及现场垃圾分类活动文明创建是一场幸福接力赛,文明逐渐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
为培育文明新风,平江县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汇、文艺轻骑兵等主题活动,筑牢信仰之基,让居民的文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
平江县大爱平江扶贫助困志愿服务队与残疾朋友一起进行非洲鼓表演互动平江县持续强化群众身边典型培育,推出中国好人3名、湖南好人35名、岳阳好人6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1名,创建各级文明村镇278个、文明单位37家、文明校园37所。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示范引领,带动城乡文明风尚日益浓厚。
实践惠民 激发幸福感
记者走进启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只见站内空调、电视、微波炉、饮水机、药箱等一应俱全,还有志愿者热心服务,成为周边近百名户外工作者休息的首选地。
义诊平江县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明单位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实践所、站建管用水平。
“义剪”志愿服务活动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平江县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演讲、“德耀巴陵·文明平江”道德模范宣讲、“领导联社区、党员进社区”等1000余场次文明实践主题活动陆续开展,“周五创建日”“党员进社区”大爱平江、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日渐响亮。
志愿者老师为学生宣讲防性侵知识平江已建成1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6个乡镇(街道、园艺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50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登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720支,注册志愿者16.65万人,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全覆盖,志愿服务无处不在,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原载于《湖南日报》6月2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