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我省各地优秀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动人故事,本报今日起推出“探寻基层党员先锋力量”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我记得很清楚,我是1994年11月11日入的党。那时我们全班大学生党员一共就3个,非常光荣。”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数字委员会(以下简称“数字委”)总经理吕玮谈起30多年前的入党时刻,眼中依然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这份源自心底的光荣感与使命感,一直贯穿着他从青涩学子到厦航数字化转型核心推动者的奋斗征程。
1995年,吕玮加入厦航。30年间,他的岗位历经人事劳资、培训、文化传媒、信息部,直至如今的数字委,职务从职工到管理者,身份不断变换,心态却始终如一。“党员身份会让你一直‘提着一口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新的挑战。有困难,那咱就克服它。”吕玮说。
目前,吕玮所任职的数字委,是一支拥有484名员工、党员占比高达57.2%的“硬核”团队。“我们这是一支高学历、高素质、有冲劲的年轻队伍。”吕玮自豪地说,“在管理和工作中,我们善于运用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和组织凝聚力,号召党员组成攻坚先锋队,专啃‘硬骨头’。”
当公司数据中心遇到系统故障怎么办?飞行计划系统不正常、网络连不上、信息传递不出去怎么处理?在网络安全重保任务和攻防演练中,吕玮带领团队伙伴圆满完成演练,实现网络安全管理“零事件”的管理目标。
在这种“党员带头冲锋”的氛围下,这支队伍还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完成了一场场攻坚战:在核心系统研发上,瞄准“卡脖子”难题,打造了一批行业领先的数智场景应用;持续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组织制定和推动落实厦航关基安全保护试点示范方案,并通过民航华东管理局评审。
2022年,厦航发布天枢飞行计划系统,具备覆盖全球全机型飞行计划的计算功能,打破了欧美国家在该领域的多项垄断。这是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支持国际运行的飞行计划系统,也是第一套由航空公司主导研发的国产飞行计划系统。“从公司赵东董事长20多年前提出‘厦航一定要用上自己的飞行计划系统’,几代厦航信息人一茬接着一茬干,到今天终于结出硕果,蜚声行业内外。”吕玮说,“我们算是接好了这一棒。”
“跟员工讲再多,都不如带着一起干。”这是身为管理者的吕玮信奉的工作准则。
厦航将数字驱动力确定为公司发展的三大动力之首,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厦航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而吕玮所在的数字委,又属于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先头兵。
旅客信息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吕玮的高度警觉:在一次工作检查中,他发现有些批量查询旅客数据的权限控制存在潜在风险。
“旅客的身份证号码只保留前后几位,中间能不能隐掉?姓名中间能不能用星号模糊处理?开发这个涉及旅客信息的功能是给谁用的?这个岗位必须知道这个内容吗?”……
从功能必要性的论证到权限最小化的实施,吕玮带领团队伙伴从“为什么要这个功能?怎么实现?哪些人可以用?”等方面,沉入一线,像“钉钉子”一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抠”,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堵”住源头。
吕玮给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经过集中整治,批量查询旅客数据的功能数已控制到了16个,旅客数据都作了脱敏处理;可以操作的用户总数下降了80%以上,为旅客数据安全筑起了一道更加坚实的“铁闸”。
此外,吕玮还积极传承“蓝天e人”党建品牌,打造线上反馈渠道“蓝天e人回音壁”,推进建成《厦航数字党建平台》,以数字化党建为抓手强化服务职能,推进解决员工各项急难愁盼问题。食堂排队太久、夏天太热能不能上新冰镇绿豆汤菜品……这些细微小事都通过“蓝天e人回音壁”一一落实,让数字化党建真正落地为“有温度”的服务。
“民航的链条很长,只有每个人把自己负责的环节做到最好,整个民航体系才能实现高效、安全、有序的运转,为旅客提供优质可靠的出行服务。”吕玮说。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党员,到厦航数字化转型大局的推动者,光阴流转,吕玮的身份在变,责任在增,挑战在升级,但刻印在入党誓词里的那份初心与担当、那份“提着一口气”的党员本色,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