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猴子河特大桥引桥因山体滑坡发生垮塌,交管部门“眼明心亮”,及时预警、及时转移、及时救援,未造成人员伤亡;化乐镇泵井社区村干部同样“眼明心亮”,在山体崩塌前15分钟及时组织72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
眼明心亮不是“自然而然”,体现的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自觉。两起重大自然灾害防灾救灾过程中,从职能部门24小时值班值守,到基层“明白人”一对一包联重点人群;从防灾救灾物资提前布设,到危险区域反复巡查,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底线思维。正是这种把群众安危放在首位的政治担当,为“零伤亡”创造了充分条件。
同时我们也看到,科学技术防范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现代防灾减灾,既需要人防的责任心,又需要技防的硬支撑。技术赋能让灾害应对从“经验决策”升级为“数据决策”,为生命避险抢出了宝贵时间。
重大自然灾害来袭,两地以“零伤亡”交出了一份防灾答卷,“奇迹”的背后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线,以科学精准的预警预判赢得主动,以高效有序的组织动员凝聚合力。防灾减灾没有满分,只有不断改善的起点,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警觉、事事紧抓不放的担当,才能在灾害面前眼明心亮,化险为夷。
下一篇:为网约车司机“考证”上岗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