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赵 晨 通讯员 陈一薇
本报讯 在155亩的土地上矗立起33万平方米建筑群,这种近乎“垂直生长”的开发模式,正颠覆人们对传统工业园的认知。近日,嘉兴国家高新区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园,这座总投资14亿元的产业园,以7个优质项目84.8%的入驻率,率先在长三角揭开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创新面纱。
作为嘉兴高新区倾力打造“空港秀水创新绿谷”城市新名片的核心引擎,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园以“一业、一园、一院、一基金、一团队、一政策”为发展框架,聚焦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和电子材料等前沿领域,全力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新高地。
开园背后,是亮眼的招商成果与产业集聚势能。目前,园区已确定入驻7个优质项目,外资项目投资合计5.55亿美元,注册资金合计2.6亿美元。项目达产后,总产值预计可达55.5亿元。
下楼就能买到咖啡,周末还能去附近的文体场所打球……未来,在园区内工作的员工就能实现这样的生活场景。这种转变,源于高新区对都市型工业园区内涵的深度解读:当员工在1200平方米食堂舒适就餐,当100平方米超市可以满足员工日常采购,当200平方米咖啡吧变身休闲社交、商务洽谈的活力空间,从生活到工作场景,将全方位提升园区人员体验,让产业发展更具温度。
“工业上楼不是空间的简单堆叠,而是产业生态的重构。”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指向“空港秀水创新绿谷”规划图,产业园如同插入城市肌理的产业芯片。“都市型工业园区强调产业高端化、空间集约化、配套一体化,园区聚焦电子信息前沿赛道,精准招商集聚优质项目,实现产业高精尖发展。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空间,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以完善生活配套营造宜居宜业环境,实现产城融合发展。”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嘉兴国家高新区将深化软环境打造,加大金融创新赋能,强化产业配套服务,通过多维举措扩大产业规模。依托高质量就业、技术溢出效应,有效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预计带动2000人就业,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嘉兴国家高新区乃至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城市发展,书写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协同共进的崭新篇章,成为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的示范样板,助力嘉兴在长三角产业竞合中抢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
如今,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园正以开放姿态书写都市工业园区的新可能:它是生产线,也是生活场;是创新极,也是连接器。当这座园区拔节生长,嘉兴国家高新区探索的不仅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技术路径,更是都市与工业和谐共生的时代命题。
上一篇:“清凉书房” 市民来避暑
下一篇:“时时放心不下” 才能眼明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