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蒙 熊晓雨 华小峰
“小青的忠诚、担当和奉献,将一直激励着我。我将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背最大的背篼,拿最大的锄头!”6月30日下午,成都锦江宾馆,金川县安宁村驻村第一书记向云洁在台上眼泛泪光,讲述着何小青的故事;台下,省直机关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代表、高校师生代表和阿坝州干部群众代表等300余人静静聆听,不少人同样红了眼眶。
何小青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华小峰 摄
这是何小青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发生的一幕。在何小青生前挚友、同为金川县驻村第一书记的向云洁眼中,“小青是一个有着满腔大情怀的姑娘。”
向云洁把这股情怀解释为“刨根究底”和“精益求精”。比何小青早两年驻村的她,经常接到来自何小青的讨教电话,而她最常对何小青说一句话,“可以了,真的可以了,你已经准备得相当周到了。”
何小青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台下掌声久久不断。华小峰 摄
但何小青总觉得不够,她想为德胜村想得更多、更远。向云洁回忆,何小青驻村这一年,两人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都与德胜村有关。不是打着朋友聚会的名义问向云洁办梨花节的经验,就是梨花开了邀请她去德胜村提建议。“就连吃饭,小青都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她对德胜村的未来规划。”向云洁至今难忘,何小青谈起德胜村时,手舞足蹈的兴奋劲,和眼中那份深切的牵挂。
驻村工作繁重而琐碎,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和矛盾纠纷。但向云洁从没听过何小青叫苦,“她总是用自我调侃来消化情绪,最累最难时也只是用一句‘忙完约盘火锅’一笔带过。”
从何小青身上,向云洁看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韧劲,这时常令年纪稍长的她感到敬佩。但她没想到,这份敬佩最终只能化作遥远的思念。
2024年8月22日,年仅39岁的何小青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途中不幸坠河遇难。同年9月1日,何小青告别仪式在金川县殡仪馆举行。向云洁和驻村工作队员买光了金川县城的所有白玫瑰为她送行。仪式结束后,向云洁给何小青的微信发了最后一条告别信息,“小青,想你时我就听听我们的语音、看看我们的聊天记录。你一路走好!以后想到我们小青啊,耳边都是清脆的、带着笑意的那一句‘向姐’。”
直到现在,谈起何小青,向云洁仍会眼眶泛红,甚至哭出声来,但她坚持参加何小青的每场宣讲会。她在朋友圈写道,“我们宣讲小青的事迹,是想要开启一场传递力量的航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小青、学习小青。”
金川县安宁村驻村第一书记向云洁。华小峰 摄
走下报告会的分享台,向云洁长舒一口气。“以后每每想到小青,面对困难时我就多了一份迎难而上的勇气。我们每个驻村队员都会把工作做细做实,更会时刻谨记,要像小青坚持的那样——群众利益无小事!”
“何小青同志的事迹,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现场聆听了向云洁关于何小青事迹的汇报,仁寿县禾加镇一心村驻村第一书记吴郑感慨道,何小青践行初心使命、扎根基层,为村上做规划,争取项目,一个个项目落地是她工作成效最有力的证明。让吴郑更加触动的是何小青真心换真情,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村上困难儿童,“乡村振兴需要千万个像何小青同志一样的第一书记,我也要争做她这样可爱的人。”同样作为一名第一书记,吴郑坦诚地说,将学习她的为民精神,沉下去,务实为民,以自己的行动与群众并肩同行,推动村上发展。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