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三门峡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王凤云介绍,三伏贴以中医“冬病夏治”学说为基础。适用范围包括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寒性疾病,如慢性腹泻、胃痛、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痛经等。
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治病防病的整体观的具体运用。穴位贴以辛温走窜的中药敷贴为主,通过经络循行和气血运行将药物送达病处,驱除体内寒邪,平衡脏腑功能。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并非人人都适合
一些体质贴了甚至会出现副作用
您的体质是否适合三伏贴?
一起来对照下
“三伏贴”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等;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运动系统疾病:
肌肉酸痛、颈椎病、关节炎、腰腿痛等;
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
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体虚易感、厌食、腹泻、遗尿、汗症等;
亚健康调理:
免疫功能低下、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等。
三伏贴的禁忌人群
3岁以下儿童;
妊娠期妇女;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如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及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等。
2025年三伏贴贴敷时间安排
贴三伏贴之前,建议咨询相关中医专家,辨证体质后再决定能否贴敷。
此外,贴敷后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药物贴敷时间为3-4小时(小儿应控制在1-2小时)。但在2-3小时内,如果出现贴敷部位辣、热、痛、痒、麻等异常感觉,则不必贴满4个小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取下药贴。
2.若贴敷部位出现红、肿、辣、热、痛、痒、麻等不必惊慌,一般属药物正常反应,勿需做特殊处理,若局部皮肤反应强烈或出现水泡,可到医院进行处理。
3.穴位贴敷后,请保持该区域的干燥清洁,防止一切原因引起的皮肤破损。
4.三伏贴于正午时分,择晴天贴治效佳。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贴药当天禁食生冷、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忌空调、风扇直吹。
来源:央视新闻
声明: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发布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三门峡市委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
运行: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 中共三门峡市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