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展区。
绿色算力展区。
↑北京主宾市展区的机器人非常亮眼。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
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文 邓建青/图
以会为媒,青海发出最诚挚的邀约;开放合作,携手绿色共襄发展盛举。
6月25日,青海西宁,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青洽会)开幕。作为青海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经贸盛会,25年来,青洽会秉持“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主题,见证了青海从西部边陲到开放前沿的蝶变,成为青海融入新发展格局、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的关键载体。
本届展会聚焦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将以开放的姿态、绿色的底气迎接新机遇,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
开放升级 从地方舞台到国际盛会
2000年,第一届“民营企业参与西北经济结构调整项目洽谈会”举办,这是青海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搭建的一个区域性经贸交流合作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展会更名为“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
25年来,青洽会不断开放升级,每一届青洽会,青海都会力求推荐、展示自己。第25届青洽会上,青海省委、省政府再次向社会各界抛出橄榄枝,大会组委会不断扩大嘉宾邀请范围,全面提升嘉宾邀请层级,参会嘉宾总数达6096名,与会嘉宾代表范围广泛、规格高端。
以青洽会为支点,青海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开放,为青海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第25届青洽会实现签约项目104个,总投资额916亿元,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绿色算力、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其中,南水北调集团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氢能、储能、风电制造清洁能源一体化等18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536亿元。人才引进取得新成效,“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引进活动,成功对接人才项目600个,涉及生态环境、能源资源、教育卫生等9个方面;柔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499名,其中两院院士10名。
从青洽会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到展会实现项目质量效益双突破,青海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了从“高原小省”到“生态大省”、从“资源开发”到“绿色创新”的华丽转身。也正是从青洽会开始,青海逐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开始学会充分展示青海人对外开放的胸襟和气魄;也正是从青洽会开始,青海人变得更加自信,努力以积极、主动、成熟的姿态走向世界。
一场场签约、一次次合作,青洽会激活了青海企业的创新精神,增加了青海企业的发展机遇,拓展了青海企业的发展平台。已连续举办25届的青洽会,累计签约项目超6200个,到位资金超8400亿元,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产业蝶变 从传统粗放到绿色创新
青洽会作为青海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有力推动了经济结构从资源依赖型向绿色低碳型的转变,为产业“四地”建设提供强劲动能。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青海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能源条件和生态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不断深化,钾肥等产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成效斐然,装机占比持续领跑全国;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以“山宗水源净土”为特色的地球第三极品牌日益彰显。同时,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稳步提升。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青海依托青洽会平台,在产业优化升级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青洽会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青海产业的华丽蝶变,而绿色创新正是这场蝶变的核心驱动力。这一创新理念在历届展会中得到生动体现:首次设立的绿色算力展区,集中展示了青海依托清洁能源优势推动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创新采用“河湟谷地”“环青海湖”“柴达木盆地”“三江源”等地理分区展示模式,系统呈现了各市州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青海绿色发展的差异化路径,更勾勒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清晰图景。
不仅如此,透过青洽会,我们看到,青海成为将更多产业“请进来”,让绿色产品“走出去”的桥梁和纽带。从成功引进比亚迪、亚洲硅业、宁德时代、中复神鹰、天合光能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龙头企业落户青海,到相继建成万吨级晶硅及硅材料、万吨级高档电解铜箔、万吨级碳酸锂、万吨级碳纤维、万吨级锂电正负极材料、兆瓦级晶硅电池及组件等一批建群强链重大产业项目,青洽会为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四地”建设,服务支撑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创未来 从绿色发展到再启新程
青洽会,是一个舞台,是一座桥梁,更是一条纽带,它沟通了东西部的合作与交流;聚集了人气,转变了观念,带动了消费增长,更让人们清晰地看到青海腾飞的希望和脉络。
本届青洽会聚焦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以“推介—洽谈—签约”全链条对接为导向,推出“8+6+3”系列活动,精准匹配和对接产业供需资源。其中,8项重点活动涵盖中国(青海)—主宾国经贸合作交流会、青洽会投资说明会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核心议程;6场专项活动聚焦青海民营经济、特色农牧业品牌等,开展推介和集中签约;3项配套活动通过成果发布和“云上青洽会”强化线上线下协调联动。
本次展会首次设立双主宾国展区,这一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展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了青海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同时,为了促进协同发展,展会精心设置了包括北京主宾市、对口援青及香港、澳门、福建等在内的地区展区,以及全省8个市州为主体的地方展区,充分展现了青海与各地区的紧密联系和协同发展。
此外,展会还结合5G技术,创新推出了“嗨购”直播活动,探索“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消费模式,积极培育“流量经济”和“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同时,设立“外贸优品中华行——青海站”商贸主题展区和藏毯文化特色展区,通过展销深度融合,加速绿色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为青海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历经二十五载的坚守与磨砺,展会规模档次逐年提升、辐射效应逐年扩大、合作广度和深度逐年拓展,青洽会已经从一个区域性经贸交流活动发展成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型综合性经贸盛会。
在开放融通的时代大潮中,青海正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奏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音。作为永不落幕的合作舞台,青洽会承载着各方的热切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同行,在互融互通中共创发展新机遇。我们坚信,这场凝聚智慧与力量的盛会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书写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
下一篇:西宁首届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