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王晓伟
端午的艾草香总先于龙舟鼓点抵达记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端午节总是伴随着一种独特的香气,那便是艾草的芬芳。母亲是个极注重传统节日习俗的人,她说:“艾草是端午节的魂,没有了艾草的香,节气就失了筋骨。”于是,她在门前那片空地上,细心地种下了一片艾草。
那时的我,对于艾草的认知仅限于母亲口中的那些神秘传说。我看着母亲将那些看似平凡的种子撒入土中,心中充满了疑惑。平凡的几棵艾草,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竟然在热烈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最终成了一大片翠绿的海洋。每当微风吹过,艾草的叶片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母亲与它们之间的故事。
转眼端午节临近,那片艾草已经长得相当茂盛,郁郁葱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母亲会手持镰刀,轻轻地在艾草丛中穿梭,收割下一束束鲜嫩的艾草。而那些艾草,不仅满足了我们家的需求,还吸引了街坊邻居们的目光,他们纷纷前来采摘。年幼的我,看着别人将其摘走,心里总是有些不乐意。我觉得那是母亲辛苦种下的,凭什么要让别人轻易摘走?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脑袋,温柔地告诉我:“艾草有趋吉避凶的作用,端午的时候挂在门前或焚烧,一来可以祈求平安,二来可以预防蚊虫叮咬。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就像艾草的寓意一样,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安宁。”
母亲的话很有深意,虽然我听不大懂,但结合着端午挂艾的寓意,亦能感知到分享与美好祝福的快乐,就像邻里们脸上的笑容一样,灿烂中饱含着幸福。在母亲不断地教育中,我开始明白,艾草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纽带。它连接着家家户户,传递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于是,我不再吝啬,而是大方地邀请邻居们一起来采摘艾草,共同分享这份节日的喜悦。
端午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挂上艾草。清晨一推开门,就能看到门前那一束束翠绿的艾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节日的故事,传递着吉祥和安康的祝福。而我们,也会按照习俗,将艾草焚烧,让那淡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和街道中,以此驱散一切邪恶与不幸。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繁华的城市。但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艾草的眷恋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每年端午节前夕,我都会收到母亲寄来的艾草。那些艾草被仔细地包扎好,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端午节里艾草香,祈求吾儿平安康。”每当看到这些字句,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充满艾草香的童年时光。
母亲寄来的艾草,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母爱的传递。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力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意义的事物。但艾草却用它那独特的香气,时时提醒我勿忘来处,要珍惜那些传统浸润在光阴里的点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