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忆往事
■张建华
中午,沿着绿道走路,看到有人拿着耥兜网在摸螺蛳。这让我想起了儿时,在家门口的小河望梅浜摸螺蛳的日子。
清晨,天还没亮,我就和几个小伙伴背着竹篓,提着耥兜网,悄悄溜出了家门。望梅浜的雾气还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我们小心翼翼地踩着湿滑的河岸,寻找着最佳的摸螺蛳位置。河水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中游动。
“耥螺蛳要讲究力道和角度。”阿忠总是走在最前面,他的脚步稳健,眼神专注,仿佛能看透河底的每一颗螺蛳。他是我们这群孩子中最会抓鱼摸虾的,摸螺蛳,自然不在话下。
“力道太重,螺蛳会被压进淤泥深处;力道太轻,螺蛳又耥不上来。”阿忠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角度也很重要,耥板要贴着河底滑动,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我们跟着他的示范,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耥兜网。起初,总是不得要领,要么力道太重,要么角度不对,摸上来的螺蛳寥寥无几。“摸螺蛳就像钓鱼,要有耐心。”阿忠从不急躁,一遍又一遍地为我们示范,还安慰我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总会找到感觉的。”
渐渐地,我们开始掌握了一些技巧,力道和角度的配合越来越熟练。当竹篓里装满沉甸甸的螺蛳时,我们都开心地笑起来。摸螺蛳,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正如阿忠所说:“要有耐心,要懂得等待,才能收获满满。”
摸螺蛳其实是很辛苦的,但收获的过程却充满了乐趣。除了螺蛳,有时还能摸到一些小鲫鱼、小黑鱼、塘鳢鱼和汪刺鱼。阿忠说,这些都是河里的“小宝贝”,虽然不大,但味道鲜美。夕阳西下,我们背着沉甸甸的竹篓回家,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如今,摸螺蛳的人越来越少了。每次我回到老家,都会到望梅浜去看看。那些清晨的雾气、河边的欢声笑语、沉甸甸的竹篓,都成了心中珍贵的记忆。无论我走到哪里,望梅浜的河水一直都在我心中流淌。
下一篇:不跟时间较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