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不跟时间较劲儿
□王南海
最近,我因腿部韧带拉伤,在家休养。读到《如果国宝会说话》一书,介绍国宝陶鹰鼎:“陶是时间的艺术,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我们总说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时,六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教给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不与时间较劲。”读完,颇有触动。
旅行的脚步宜慢。那年,去福建参观土楼,恰逢雨季,淅淅沥沥的雨,让旅行变得十分艰难。雨,越下越大,我被困在土楼的回廊里。雨中望土楼,平添一抹诗意。雨滴顺着灰瓦,缓缓滴落。土楼的木房、灰瓦、花草都享受着自然的甘露,沉默着。屋檐上的荒草,也在雨中轻轻摇曳。木制回廊里,挂着竹篮子,也挂着人们刚洗的衣物。人们几百年安然地生活在这里。在一个屋檐下,共饮一口老井水,聚族而居,和睦相处,传承着几百年的习俗。
雨越下越大,整片天地,似乎都拉上了一层薄薄的雨帘。站在土楼回廊里,可观风景,亦无淋漓之苦。仰头细看雨中的红灯笼和家家门口贴着的福字,心中充满了安宁的气息。就这样随天气,随心情,自由自在去旅行,反而更有意思了。
做手工艺品宜慢。在定州,我们参观了缂丝工艺,它有着“被雕刻了的丝绸”之美誉。曾看过一把墨荷的团扇,素底一茎枯荷,细致精美,让人叹为仙物,正应了那句“一寸缂丝一寸金”。这里的牡丹花,朵朵立体感极强。花朵边的鸟雀,仿佛抖抖羽毛就能叫出声来。还有一件花形复杂、十分精美的衣服,据说需要两个熟手纯手工制作三年才能完成,闻之,不由心生赞叹。
认识一位烹饪名家,可在几分钟之内,将一个普通的面团儿制成如发丝般的龙须面。他尽管有着超凡的技术,却异常低调,常说:“我不在乎什么大师的虚名。只要客人喜欢吃我的面,我就开心。”他潜心经营着自己的餐馆,细心揣摩客人的需求,乐此不疲。只要看到客人喜欢他的产品,那就是他最得意、最开心的时候。他对于品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手艺人,就是要沉下心来。为了这碗面,他甘愿付出毕生的精力。
读到李碧华的《让它泡一泡》时,我深感认同:“世上有好多东西是快不了的,多付出点儿时间,它就能释放出更好的内涵,爱上一个人很快,对一个人有感情则需要泡一泡;出风头,上头条很快,名誉则需要泡一泡;说不很快,说好却需要泡一泡。”
其实,不跟时间较劲儿,有时,也是一种从容的智慧。
上一篇:望梅浜里摸螺蛳
下一篇:古俗今韵里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