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强 杨媛媛
5月19日,在安顺市西秀工业园区的贵州好味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陈路长熟练操作着设备,整理刚刚下生产线的刺梨汁成品。
3年前,她还背着孩子在贵阳街头卖糯米饭。而现在,她是一名车间主管。成功的“变身”,正是得益于就业帮扶车间。
今年47岁的陈路长,是西秀区刘官乡嘉穗村人。2018年,她和家人通过易地搬迁,住进西秀区彩虹社区。丈夫因车祸致残,十余年来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那时的她只能在贵阳街头推车卖糯米饭,维持家庭基本生计。
“凌晨2点过就要起床,背着孩子出摊,那时日子过得很辛苦。”她回忆说。
2022年,陈路长看到老家社区发布的招聘信息——贵州好味达食品有限公司招聘员工。家门口的就业帮扶车间让她心动了,厂房离她家步行只要10分钟。她果断回到安顺,应聘成为该公司员工。
贵州好味达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刺梨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食品深加工企业,旗下有“果夫牌”“小刺头”等品牌。经过培训,陈路长走上岗位。凭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她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车间主管。
贵州好味达食品有限公司经理侯亚兴告诉记者,“公司现有56名员工,全部来自安顺本地,员工旺季时月收入达6000元,平时也有4000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安顺积极开展就业帮扶车间的各项公共就业服务,落实相关补贴政策。截至目前,已有就业帮扶车间99个,吸纳劳动力就业989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737人。除了就业帮扶车间,当地还积极开展直播带岗、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活动,通过与企业共建就业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上一篇:连云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