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还记得我刚入职时,手里攒着好几件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写材料卡壳时,急得直挠头;和群众交流时,生怕说不到点子上......”5月17日,前不久刚从青山区第23期年轻干部培训班结业的学员张瑞平告诉记者,这次培训不仅带着具体案例和导师一对一复盘,还邀请了长期扎根一线、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分享工作中的实用技巧,“这种‘学用结合’的模式正是我们最需要的!”
年轻干部培训场景。(资料图)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近年来,包头市青山区首次探索在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中构建“专职教师+特聘教师”双师体系,确保教育培训的高质量实施。特聘突出政治标准与专业能力并重,按照“优中选优、人岗相适”原则,吸收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等“外脑”师资力量。青山区里“特聘教师”由区属各部门主要领导和部分科级领导,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企业家、行业领军人物、中学思政教师,驻区院校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及区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专家组成。特别邀请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领域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一线指挥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找准工作突破口、如何高效推动工作落实的实用技巧。
在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中,学员杨岚带着“如何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的困惑走进课堂。特聘教师、青山区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理以兴胜镇农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为例,剖析“土地流转+集体入股”模式,现场演示如何通过产业联动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0万元,打开了参训学员工作新思路。杨岚在听完乡村振兴专题课程后表示:“老师分享的打造特色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实践经验,对我正在负责的乡镇产业发展项目很有启发,回去就能着手优化方案。”这种即学即用的教学实效,已成为双师体系下的常态。
学员们在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中。(资料图)为确保“特聘教师”课程设置精准、效果显著,青山区制定出台了《青山区主体班特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对聘用范围、聘任条件、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作出限制,做到“用有所管”。青山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党校对“特聘教师”课程课件和效果进行评价,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特聘教师”授课结束后,会采取抽调个别学员进行谈话的形式,听取学员对课程的反馈意见,“特聘教师”日常考核实行优进绌退,确保“双师”队伍建强建好。
截至目前,青山区委党校已有154名“特聘教师”正式入库,其中,20余名已参与主体班次进行授课。随着“专职教师 + 特聘教师”双师体系的持续完善,青山区干部教育培训正焕发新活力,干部教育实效正加速转化为区域发展动能。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蔡冬梅
通讯员:王星月
新闻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