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狗蛋分蛋
老规矩,今天的故事开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想象一下,你给公司贡献了1亿元的业绩,能享受什么待遇?
铁柱以前卖保险时,经常做这样的梦。幻想着高额佣金拿到手软,升职加薪不在话下.....高额业绩或许不能一下把你捧上人生巅峰,至少能让你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领导身边干将红人。
那拿下1亿业绩,先被上级轮番PUA,后面又被逼到离职的员工,这样的结局,你们一定想不到吧?
大美就是这样一个员工。
去年,大美经人介绍,入职宁波银行某分行的私银部门,从实习生做起。
公司承诺,如果表现够好,就能转正为正式员工。
实习的第一个月,大美就靠关系拉来了6800万的个人存款,以及4000万的公司存款,累计业绩突破1亿元。
什么概念呢,一般一线城市私银对正式员工的存款业务要求是2000-4000万元/月。一线以下相对宽松,比如一些二三线城市,1亿元可能一般员工是半年,甚至1年的指标。
也就是说,即便用行业最严格的标准来看,实习生大美也干出了常人3-4倍的成绩。
大美自觉比起那些行业“销冠”还有距离,但比下已经绰绰有余,于是乎,开始憧憬转正后的职场生活。然而,现实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顺利。
一个月后,顺利转正的大美突然发现:
这笔业绩,和自己没关系了。
因为这1亿元存款,是大美在实习期间拉来的,最开始,部门领导以此为理由,将业绩挂在了其他人名下,说的是转正后归还。
大美身在屋檐下,又急着转正,自觉可能是行业潜规则,便忍了下来。
可当大美真的转正,无论自己怎么申请转回,领导都有理由拒绝拖延。就这样拉拉扯扯4个多月,那些看在大美面子上存钱的客户,相继撤储。
这时,领导才终于同意把业绩账户还给大美。
私银吸储,如果定存一年,正常情况下员工有0.1%-0.3%对应数额的奖金,1亿元存款就是10万到30万元。客户撤储,大美拿到了个“空头账户”,奖金自然是泡汤了。
关键,领导又以业绩不足为由,开始给大美的工作“上强度”。
大美说,那段日子,没完没了的培训、全时段的“监视”,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自己没有生活,没有恋爱,更没有休闲娱乐。
最终,在领导“威逼利诱”以及“频繁游说”下,不堪重负的大美“自愿”签下了离职协议,从宁波银行毕业。
回顾近半年的职场生涯,大美只觉得自己:
做了一个噩梦。
这个故事,来源于我们之前文章《求求了,宁波银行拉黑我吧!》的留言区,某位读者的亲身经历。
当时这篇文章发完,后台收到几百条留言。确实没想到,感同身受的读者有这么多。
同时,文章也接到了宁波银行“侵犯商誉”的投诉。
对方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使用煽动性词汇,将行业普遍存在的要求渲染为特殊压榨”,二是“缺乏事实依据,暗示银行与第三方电销存在隐性关联”。
头脑“一根筋”的铁柱,是这么理解的,对方可能觉得文章不够“真实”。
刚好留言也多,那我们来看看读者都是怎么说的。
关于员工压力大的问题,有人受不了分管行长的精神PUA,入职两个月跑路。
有读者的朋友在宁波银行上班,每天打不完推销电话,不让下班。曾经在宁波银行干过的网友回复,不仅要打电话,还得记录反馈,台账领导审查。
有路过宁波银行前客户经理表示,打电话纯属无奈,每天白天在外跑业务,回来还得完成领导要求的电话任务,因为下班晚,吃饭晚,体重飙升,离职后体检血常规20多项不合格。
文章里提到宁波银行员工被公司“随时紧盯行程,跟在监狱服刑一样”,当然,这话也不是狗蛋说的,来源于小红书吐槽。有福建的读者开玩笑说:
宁波银行能先知道员工的对象出轨。
还有读者可能和银行打交道比较多,他表示:
不否认宁波银行比四大行灵活,但他们的员工累,真的很累。
这两年银行确实不好干,存款利率低,净息差减少,很多银行的成绩单,一年比一年差。
尤其是业绩诉求普遍旺盛的城商行,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更为迫切向上加强管理,向下要求员工“付出”。
去年宁波银行倚重的个人业务失速,营收利润双双滑坡,同时个人业务坏账率连续4年上升,减值损失达101.31亿元,同比增长20%。
业绩压力可以说达到了近5年的高峰。
有自称宁波银行员工的网友反映,他所在的支行最近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总行领导带头跑
分行领导必须跑
支行行长有效跑
业务人员抢着跑
之前宁波银行有个外号叫“真心银行”,网友打趣这回,宁波银行可能又多了个外号,叫“四跑银行”。
评论区里,被宁波银行电销烦到“炸毛”的读者,觉得它还应该叫:
长情银行。
有人大学毕业时办了一张宁波银行的工资卡,当时用了半年就不用了,结果20多年过去了,还能接到宁波银行的电话。
有人共鸣,觉得宁波银行确实“很执着”。
因为电销太多,有读者表示,宁波银行是他唯一一个拉黑的银行电话。
上一篇文章,我们聊到打着银行名头的“第三方电销”问题,像在宁波银行,一般这种号码的投诉,客户们会获得一个统一回答:
“非官方标注都是诈骗电话,不要轻信”。
这里狗蛋想提醒一下,那些给你打完电话,又以各种理由把你引导到其他平台借款的,可以确定100%就是诈骗电话。
他们不光会打着宁波银行的名头,可能还会顶着招商、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甚至四大行的名字诈骗。
当然,要说全部的第三方来电,都和宁波银行一点关联都没有,网友们第一个不信。
有较真的读者,被三方电销骚扰,决定死磕到底,最后发现部分所谓的中介电话,其实在宁波银行金融消费公司登记在册。
不想接到银行的电话推销,机智的网友们也探出了路子,比如接通后,就说自己是公安局的。
要么直接拉黑95开头的号码,不过,这样做大概率只能拉黑宁波银行的推销电话。
印象中,宁波银行是唯一一家顶着“95”字头(工信部特批的特殊号段)打推销电话的银行。当然,除了上述方式,避免被银行电销持续骚扰,最有效的方式,还是——
直接向工信部12321热线投诉。
最后,狗蛋选了评论区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家银行,想问问大家,你接到骚扰电话最多的,是哪家呢?
(转自:风声声)
(转自:风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