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财观
随着19家民营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民营银行去年的经营状况全貌得以展现。作为民营银行中的“领头羊”,微众银行的年报数据备受关注。2024年,微众银行虽在资产规模上继续领跑,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挑战,其业绩表现折射出民营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与监管态势下的发展困境与转型探索。
1
规模增长与业绩下滑并存
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总资产达到6517.76亿元,较年初增长21.7%,规模增速在19家民营银行中位列第一 ,继续稳固其“民营银行一哥”的地位。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行营业收入出现成立以来首次下滑。2024年全年营收381.28亿元,同比减少3.13%;净利润虽仍保持增长态势,达到109.03亿元,但增速仅为0.81%,远低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水平。
回顾2019 - 2023年,微众银行营收增速依次为48.26%、33.69%、35.76%、31.03%、11.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64%、25.5%、38.87%、29.83%、21.02% 。高增长在2024年戛然而止,背后是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监管政策趋严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
核心业务结构调整
微众银行的营业收入主要由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他营业净收入构成,其中利息净收入是营收的核心支柱。2024年利息净收入为301.98亿元,仅同比增加0.12% 。从结构上看,利息收入为407.19亿元,同比仅增长2.43%,而利息支出增速却高达9.69%,这表明利息净收入下滑主要源于收入端。
进一步拆解,信贷业务利息收入作为利息收入的主要部分,2024年为382.04亿元,仅同比增加1.66%,占总利息收入的93.82% 。信贷利息收入受贷款生息资产规模与平均利率影响。2024年末,微众银行贷款总额为4359.76亿元,较年初增长5.18%,但增速较2022年的28.04%和2023年的23%大幅放缓 。其中个人贷款年末余额为2166.84亿元,较年初下滑4.76% 。
为弥补个人贷款规模收缩,微众银行加大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截至年末,企业贷款余额为2155.33亿元,与个人贷款规模接近 。由于个人贷款平均利率通常高于对公贷款,贷款结构的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利息收入增长放缓的原因。同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17.96%至65.88亿元 ,也对整体营收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30bps至1.84%,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91个百分点至21.27% 。
3
个人贷款业务增长瓶颈
个人贷款曾是微众银行的核心业务领域。凭借股东腾讯的海量流量入口,微众银行积累了庞大的个人客户群体。然而,随着互联网渗透率逐渐触顶,流量红利消退,个贷业务增长遭遇瓶颈。
除贷款规模收缩外,个人客户新增量也在缩减。2024年末,个人有效客户数为4.24亿人,较上年末增加近2500万人 。而在2021 - 2023年,年内个人有效客户数增量分别为4900万人、4100万人、3700万人 ,2024年增量大幅下滑。对此,微众银行零售信贷部总经理张艳表示,将始终把风险与收益放在首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考虑规模增长,不会盲目抢夺个贷市场。
从资产质量看,微众银行风控表现良好。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44%,较年初下降2bps;拨备覆盖率为302.9%,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不过,在个贷业务中,消费贷款占比较高,年末余额为2027.75亿元,较年初减少5.53%,占个贷的93.35% 。消费贷客户群体多为非白领从业人员和低学历人群,笔均贷款金额小,虽满足客户短期周转需求,但风险相对较高。
尽管微众银行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但其贷后催收环节引发诸多投诉。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显示,“微粒贷”相关投诉累计达46956条,近30天就有1296条,主要涉及骚扰威胁、短信恐吓、联系家人、泄露信息给第三方、不协商还款等问题 。从微众银行自身披露的ESG报告来看,用户投诉量从2022年的25712条增长到2024年的58498条,同比增加65.98% ,这对其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产生了负面影响。
4
战略转型与未来展望
面对个贷业务增长困境,微众银行积极寻求战略转型。一方面加大企业贷款投放,优化贷款结构;另一方面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布局海外市场。
2024年6月,微众银行获批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全球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于今年1月举行揭牌暨合作签约仪式,成为首家设立科技子公司的民营银行 。此外,在机构设置中单独增设国际发展部,专注国际业务。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微众银行希望通过科技输出和国际业务拓展,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微众银行在国际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差异、市场竞争以及文化差异等。同时,在国内市场,如何在加强合规管理、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实现业务的稳健增长,也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
总体而言,2024年微众银行的年报数据既展现了其在民营银行领域的规模优势,也暴露了增长放缓、业务结构失衡以及用户投诉等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微众银行需要在风险控制、业务创新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