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丹
红色基因,是兵团发展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承载着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壮志豪情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当下,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激活这一红色基因,既是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命题,更是凝聚奋进力量的现实需要。
兵团的红色基因扎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从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边疆的热血青年,到扎根戈壁荒滩艰苦奋斗的建设者,兵团人用汗水与生命,铸就了气壮山河的奋斗史诗。在八师石河子市,军垦第一犁雕塑生动展现了兵团人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奋斗品格;在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里陈列的文物和史料,诉说着先辈们战天斗地、屯垦戍边的光辉岁月。这些红色资源是兵团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多年来,兵团通过组织参观红色场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等方式,将红色基因融入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的血脉之中。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展板讲解、场馆参观已难以满足全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兵团红色基因的传承亟需突破传统边界,借力创新实践探索多元化路径,创新表达方式,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生活、传进千家万户。
创新传承载体是激活红色基因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兵团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打造数字化红色文化体验平台。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构建“云游兵团红色历史”项目,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兵团建设初期的艰苦场景,仿佛置身于热火朝天的劳动现场,与先辈们一同奋斗。另一方面,场景化创新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引入剧本杀,设计“军垦密码”沉浸式剧游,游客通过破译军垦日记中的生产任务暗号、参与虚拟垦荒劳动竞赛获取线索,在角色扮演中完成“精神解码”。
创新红色基因的内容呈现同样关键。兵团红色故事不应仅停留在历史叙述上,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并与当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创作更多以兵团故事为蓝本的现代舞台剧、影视作品等,通过生动的剧情和精彩的演绎,将红色基因蕴含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传播形式的创新也是激活红色基因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新媒体时代,兵团应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发布短小精悍、富有吸引力的短视频,讲述兵团故事。同时,开设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红色文化内容,与网友互动交流,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传播氛围。
传承是根基,创新是动力。在新时代,兵团只有传承红色基因,在创新中赋予其时代活力,才能激励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下一篇:回归业绩基准 基金投资酝酿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