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基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核算,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7555亿元。在内部构成上,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产品服务业的增加值分别占比43.6%、33.8%、19.4%、3.2%。这主要得益于数字技术创新活跃,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40.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四成半。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取得长足进步,智能产品、直播电商等成为消费新热点。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企业数量增长迅猛。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达457.41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17.99%。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产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分别为216.69万家、196.25万家、23.63万家、20.82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了17.60%、19.64%、16.70%、8.92%。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
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出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发展,移动通信、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等持续领跑。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截至2024年底,5G基站数达425.1万个,占移动电话基站数的33.6%,千兆用户突破2亿,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移动支付和应用场景世界领先,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作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市场,我国2024年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工业互联网迈向规模化应用,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不断扩大,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在移动通信、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等应用层面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部分技术层面形成一定优势,但在芯片制造、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上还需进一步突破。
当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已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二是促进产业加速融合。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大量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电商平台、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还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三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手段和解决方案,推动全社会的创新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提高了决策效率和准确性。四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能更高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未来,需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深化产业融合创新,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