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矿山安监局四川局监察执法四处依据批准的监察执法计划,联合区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辖区某煤矿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检查发现该煤矿存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机构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等问题隐患,并立案进行了查处。
领导带班下井弄虚作假
检查第二天下午,监察员在矿调度室检查监控系统时,正巧碰到2名职工出井路过调度室,监察员随口询问其姓名和工作岗位,并通过人员位置监控系统定位卡号查询其姓名、职务和井下路线。
“我叫杨某明……”该名职工言语支支吾吾,神色慌张。
监察员想起前一天陪同入井的生产副矿长也叫杨某明,显然与眼前的不是同一人。在监察员的询问下,该职工承认其为当班瓦检员,受杨某明安排,携带其定位卡下井。
“昨天中班我入井陪同检查,今天下午在会议室配合检查资料,未按矿上带班计划下井带班,也没有找其他矿领导换班,而是安排了瓦检员张某中带我的定位卡入井。”面对监察员的质问,杨某明承认了自己未按规定落实带班下井制度的问题。
安全管理机构履职不力
“四川已经进入雨季,作为矿长,你为何还没有组织开展水害应急预案演练?”检查中监察员问。
同时,监察员还发现,该矿至今还没有按规定制定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制度,此前的普查治理报告也未结合未来3年至5年采掘接续规划进行编制。该矿井下临时密闭未设置牌板,也没有入图上表并报告监管部门。
在煤矿会议室,检查组就“八条硬措施”硬落实、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雨季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细致检查,发现该矿管理人员和机构履职缺位、责任悬空,导致多项重点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
隐患排查治理不实不细
在煤矿井下,检查组兵分三路,检查路线覆盖井下全部作业点面、中央变电所等重要地点,对生产现场进行认真细致检查。监察员发现该矿在顶板支护、老旧巷道管理、人员防坠、水文动态监测、机电运输管理等方面存在多项问题,且煤矿隐患排查流于形式。
在隐患通报会上,检查组表示,该矿存在隐患排查不深不透、隐患整改不严不细、责任落实不实不力的问题。这都会给煤矿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接下来,我们将以本次检查为契机,认真整改检查组提出的各项问题。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强化管理团队履职尽责,认真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确保安全度汛,坚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该矿有关负责人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