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耳朵,突然听不见了!有这4个习惯赶紧改
创始人
2025-05-18 22:16:38
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12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功能下降本身就不可逆转,再加上长时间戴耳机、爱乱掏耳朵、不会正确擤鼻涕、爱熬夜这几件容易影响听力的事,总有一件是你们爱做的——若任由这些行为继续伤害耳朵,可能导致耳聋提前找上门。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为啥这些日常行为会损伤听力。

内耳有一种细胞叫毛细胞,主要负责把声音信息识别后,传递给神经细胞,传到大脑,靠它我们才能听得到并听得清楚各种声音。

普通人大概有1万5千个内耳毛细胞,出生后逐渐凋亡,且这种细胞死亡后不会再生。一般情况下,这些细胞用到老年都是足够的,但如果出现一些“意外”,就会加速它的死亡,出现听力下降、听力损伤甚至完全听不到的情况。

有时是因为年龄、疾病等因素,毕竟年龄越大内耳毛细胞越少,听觉功能就越老化,而细菌、病毒感染、外伤、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听力损伤。

但目前看来,年轻人的听力下降主要是因为不正确的行为和习惯,给耳朵制造了额外的噪音和疾病,让内耳毛细胞受伤、死亡、减少。

看看下面这几种行为,或许有一款你会中招:

1

长时间戴耳机

近年来因为不正确戴耳机引起听力损伤的人非常多。要知道,内耳毛细胞是非常勤快的。即便你睡着了,也可能被周围的打鼾声、电话铃声、雨声吵醒,这就是内耳毛细胞不休息的证据。

所以,当周围出现了噪音时,就相当于喊内耳毛细胞加班,很容易导致它“过劳死”,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长期戴耳机加重对内耳毛细胞的伤害

很多戴耳机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耳机里放的是好听的音乐、故事等,怎么能算噪音呢?其实只要是音量够大,都是对听力有害的噪音。

人在80分贝的噪声中,暴露不能超过8小时,每增加3分贝,能够暴露的噪音时间会减少一半。也就是说,为了保护听力,在80分贝的环境中,最多只能连续待8个小时;而如果待在83分贝的环境中,最多就只能待4小时,超过的话就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

当我们戴耳机时,一般播放器的最大音量在85-100分贝,如果直接开到100分贝左右,不足15分钟你的内耳毛细胞就可能要罢工。更别说大家在坐地铁、坐飞机的时候戴耳机,那更是双重伤害!

睡觉戴耳机非常伤听力。你虽然睡着了,但你的耳朵会连续暴露在噪音下数小时,这大大增加了内耳毛细胞受损的风险。

戴降噪耳机和骨传导耳机也会伤害听力

这两类耳机跟入耳式耳机比,的确保护听力方面有优势——降噪耳机的隔离效果好,在噪音环境中,不用特别调大音量也能听清;而骨传导耳机则是不用塞到耳朵里头,不容易出现真菌感染的情况。

但并不是说这两种耳机就不损伤听力了,只要是耳机,只要是有声音传到耳朵里面,内耳毛细胞就会振动,时间长、音量大,一样会损伤听力。

耳机使用注意事项:

  1. 戴耳机时,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环境声音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

  2. 每天使用耳机总时长不要超过3~4个小时。

  3. 做好耳机清洁消毒。戴耳机时耳道空气不通畅,相对潮湿,不仅容易长耳屎,容易造成细菌或真菌感染。如果没有定期给耳机清洁消毒,也可能会引发炎症影响听力。

2

频繁掏耳朵

掏耳朵这个动作每个人都做过吧。但各位朋友,尤其是家里有小朋友的,真的不要乱给自己、给孩子随意挖耳朵了,不管是用棉签、挖耳勺,都不要乱来!

耳屎用处大,多数可以自己掉出来

耳屎并非一无是处,有抵抗细菌、病毒感染、阻挡外物入侵、保护鼓膜防止破损等作用。等耳屎累积稍微多一点,多数情况下由于外耳道有自洁功能,加上运动、吃东西、说话时的动作,都可以自己排出来。

频繁掏耳屎,坏处相当多

为了清洁频繁地挖耳朵,会破坏外耳道正常的微环境或造成刺激性炎症,引起外耳道感染、发炎。如果不小心戳破鼓膜,多半就会影响听力了!另外,掏耳屎真的很容易把耳朵掏伤,比如出现鼓膜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情况。

出现这些情况,才需要掏耳朵:

  1. 耳屎结成团块堵住了整个外耳道,出现耳朵堵塞感、听力减退时;

  2. 油耳堵塞外耳道,导致听力下降;

  3. 外耳道或者颌面发育畸形如外耳道狭窄的孩子,耳屎多半自己排不出来;

  4. 耳部有慢性疾病如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胆脂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注意: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建议去医院耳鼻喉专科就诊后,由专业的人士在专业仪器的帮助下来掏。

3

双手捏鼻擤鼻涕

用双手同时捏到两侧鼻子擤鼻涕,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动作,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听不到!

擤鼻涕用力过大,易引发急性中耳炎

在我们的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条通道叫咽鼓管,当用力擤鼻涕时,鼻腔内的压力就会急剧升高。如果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这种压力无法从正常的鼻孔释放,就会寻找其他出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

这时如果鼻涕中含有病原体(如细菌或病毒),就容易通过开放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你回想一下,是不是擤鼻涕时用力过大,曾经出现过耳闷、耳鸣的情况?那就是压力已经传到中耳了!

此外,过度用力擤鼻涕还可能导致鼓膜受到压力,甚至引起鼓膜穿孔,不仅会损伤听力,还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

小朋友擤鼻涕,更容易中招

由于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宽、直,呈水平位,外加儿童自身抵抗力较差,咽部淋巴组织丰富,腺样体扁桃体经常增生肥大,隐窝可隐藏细菌和病毒,所以如果孩子经常这样错误地擤鼻涕,更容易引发急性中耳炎。

如何正确擤鼻涕:

  1. 不要同时捏住两侧,先捏一侧,稍微用点力擤出来擦干净,然后换另外一侧。

  2. 控制好擤鼻涕力度,不要太用力。

  3. 擤鼻涕后把纸巾丢到垃圾桶,然后洗手,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4

经常熬夜

长时间熬夜会导致突发性耳聋。

因为长时间熬夜会导致内耳血管痉挛,进而影响到耳蜗中负责听觉功能的毛细胞、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当耳蜗受损,听力就会突然下降,导致突发性耳聋。

此外,熬夜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感染,这些病原体也可能直接影响耳蜗,引发突发性耳聋。

心理压力大、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会造成内耳交感神经兴奋后收缩血管,收缩过度就可能造成血管痉挛,也会表现为突聋。

发生突聋要及时就诊。突聋的治疗黄金期一般在发病后3~5天内,越往后治疗效果越差,甚至导致永久性耳聋。所以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突发性耳聋,都要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之一,可能存在听力下降的风险:

  1. 听不见或听不清门铃声、电话铃声;

  2. 在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

  3. 自己觉得其他人说话咬字不清;

  4. 口头禅是“你再说一遍?”或经常答非所问;

  5. 电视机、手机的声音随时都开很大声;

  6. 打电话都没法听清对方在说啥;

  7. 经常听不到别人在背后喊自己;

  8. 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听清别人所说的话。

如果怀疑自己已经出现听力下降,最好去正规医院耳鼻喉专科(听力专科)就诊,对于已经有听力损失的人群,在医生建议下,可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春天的足迹 转自:南京晨报 听啊!是什么声音?看啊!是什么颜色? 走过溪边。听!小溪在欢唱。叮咚叮...
复旦大学艺术馆启幕,首展尽显艺... 转自:上观新闻朱东润先生书法的金石风骨,王蘧常先生章草的浩然之气,沉睡在故纸堆中的艺术精魄,与当代的...
牙齿的“二次救赎”,四种情况需... 转自:南京晨报 不少患者会有这样的疑惑:明明已经做过根管治疗,牙齿怎么又开始疼痛了呢?牙齿反...
南京明起阴雨上线气温略降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周卉卉)5月的金陵城,梧桐舒展新叶,绿意如潮水般...
哮喘患者,请避开吸入治疗五种误... 转自:南京晨报 哮喘是常见病,但这一常见病却最容易被忽视,从而带来各种不良影响。南京市中西医...
江苏首家“残疾人友好医院” 在... 转自:南京晨报 通讯员供图 2025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日前,江苏首家...
游海军舰艇文化园 转自:南京晨报 怀揣着对蓝色海洋的无限遐想,“五一”假期,爸妈带着我来到泰州海军舰艇文化园,...
世界卫生大会中国代表团:中国深...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日内瓦5月18日电(记者王娅楠 石松 陈俊侠)出席世界卫生大会的中国代表团17日在...
社评:“争气机”为何再次牵动世... 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各大媒体关注“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实战战果”。专家解读,歼-10...
西城区总工会为快递员和外卖配送... 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陈曦)近日,西城区总工会组织开展为“西城小哥”送咖啡活动,将由咖啡大赛...
居民图方便抄近道人车混行存隐患 近日,市民张先生致电晚报热线反映,他住在紫御蘭庭小区,他开车进入地下车库时常有居民从地下车库通道出入...
墨海军训练舰在纽约撞桥 墨总统... 当地时间5月17日深夜,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其社交媒体发文,对17日在美国纽约发生的墨西哥海军“库奥特...
分析显示美股反弹或将形成双顶结... (转自:ETF炼金师)  根据周期面和技术面分析,美股目前的反弹行情可能即将到达其顶点。我们认为美股...
残疾儿童开启科普之旅 转自:劳动午报 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同时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携手国家...
哈洽观察|相聚龙江·共谋发展—... 相聚龙江·共谋发展——港澳台侨龙江寻找新机遇五月的冰城哈尔滨,商贾云集,宾朋满座。随着第三十四届哈洽...
南孔文化,衢州文化的象征 转自:衢州日报  庄月江  《南孔文化·南孔文化基因》,是《浙江文化基因》丛书中的一本,提纲挈领、深...
凯恩26球拿下德甲金靴 北京时间5月18日,2024—2025赛季德甲迎来收官战。最终,拜仁以一场4∶0大胜霍芬海姆的比赛结...
全国跆拳道好手 古城西安争夺全... 转自:劳动午报 新华社电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项目资格赛(一)17日在陕西省体育馆拉开战幕,全国...
让好评回归评价本身,彰显数字时... 转自:劳动午报 服务业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任何评价机制都应尊重这一基本事实。当我们享受一键下单...
第一要务回归教材   本报讯 都说高考化学难,难在哪?如何才能高效备考,化难为易?应海南特区报“2025高考直通车”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