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折翼天使,人生有别样精彩。
贵州生活着286万残疾人。“羽翼”折断的他们,冲破生理心理双重束缚,拥抱世界,激励更多人向光而行、逐梦未来。
追光的人,终将光芒万丈。多彩贵州网陆续推出贵州残疾人创业或助残故事,讲述他们从“追光者”成长为“发光者”。
听障者如何与世界交流?
90后男生胡峻爽有很多种方式,手语、书写,或打字聊天。还有一种,听演唱会。
今年4月,他与好友相约,到贵阳奥体中心体育场听凤凰传奇“吉祥如意”巡回演唱会。尽管戴着助听器,现场粉丝的欢呼声、合唱声在他耳中仍然很遥远,他甚至听不清歌词,只能听到音乐旋律。
但胡峻爽很喜欢演唱会的氛围,随着旋律高低起伏,他在音乐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仿佛有种独特的能量在周身涌动。看着大屏幕上的歌词,他试着跟唱,“哪怕发音不准,哪怕跑调。”
胡峻爽去现场听凤凰传奇“吉祥如意”巡回演唱会 受访者供图在爱意包围中长大
胡峻爽给人的第一印象,有些腼腆与拘束。
但只需一点点好奇接近,再多一点点耐心倾听,便会发现他的有趣和可爱。
采访约在周末的午后。胡峻爽和朋友吃完饭,在街边一家咖啡店小坐。靠打字和记者聊天。他称自己为“E人中的I人”(E人,即Extroverted,外向型人格,性格开朗、活泼、善于社交;I人,即Introvert,指内向型人格,表现为偏好独处、能量源于内心、社交中谨慎低调等特点),回复速度很快,语言文字细腻。
他是因发烧用药不当而失聪的,那时年纪尚小。胡母李士英也不知道他具体失聪于何时,只记得胡峻爽快满周岁时,某天她恍然惊觉,襁褓中的婴儿不再如之前那般,听到摇铃、掌声而左顾右盼。
所幸的是,胡峻爽在爱意包围中长大。
在口语康复幼儿园学习加减法,胡峻爽听力情况不好,连数字大小都分不清,练习册上更是满篇皆错。老师表示做错题要被惩罚,他急得大哭。
恰逢园长路过听见哭声,询问情况后,耐心地一对一教学,她将数字0-9写到黑板上,用粉笔数量比划,教胡峻爽认识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多少量。识得数字后,园长又用左手比划十位数,右手比划个位数,来引导胡峻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胡峻爽写对了,园长就对着他笑,做出称赞的手势。
幼年的这一学习场景,深深地印在胡峻爽脑海里,“园长直观的鼓励,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读小学时,父母因忙于生意无暇,周一至周五将他托付于贵阳市盲聋哑学校(现为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初中部的数学老师谭树启。如今谭树启已不在人世,但却是胡峻爽童年最依赖的长者之一。记忆中谭老师性格阳光,“愿意倾听小孩子说话”。
看到胡峻爽平日里只会买零食,谭树启有天便安排他下楼买食盐。胡峻爽那时会的手语不多,并没能完全理解谭树启表达的意思,也忘了带纸写字。在小卖部比划半天,老板不明白。他又逛到牛肉粉店,阴差阳错地买回一碗粉。谭树启哭笑不得,出门买回一包盐,再耐心地比划给他看。
到了周末,谭树启也常带胡峻爽出门,去公园登山,或去集市采购,很多生活细节,他都一点点地教。
胡峻爽爱用微信和朋友们交流在沟通中构建自信
在母亲李士英眼里,胡峻爽算得上“理想儿子”。
他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被养成得很好。胡峻爽很少贪玩,每到家首先乖乖写作业;睡前将脱下的衣服裤袜叠得整整齐齐,堆放在床边,第二天早起又有条不紊地穿戴。
其实胡峻爽也有叛逆期。
班主任谭德群对课业很严格。那时针对听障学生的课本跟普通小学难度差别很大。至3年级,课文都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且大多为童话故事。加之手语表达有一定局限性,比如“优秀”与“杰出”两个词,手语动作相同,实际所代表含义却有所差别。因此谭德群要求加强课外阅读、坚持写日记。
胡峻爽为此同她闹过脾气。随着年岁增长,他逐渐读懂了师者严厉背后的用心良苦,亲切地喊她“谭妈妈”。初中部改用普通学校的教材,难度骤然增大,但胡峻爽也能跟上。他很开心,“感觉和普通学生的差距没那么远了。”
胡峻爽与他的“谭妈妈”他与普校学生的沟通,始于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与多家普校的联谊活动。刚开始他害羞、不知所措,后来发现,健全学生们对听障者很友好,同时充满好奇。普校学生不会手语,他们将问候语写于纸上,胡峻爽随之加入“交谈”,聊饮食、运动、游戏等话题。
2011年,读高二的胡峻爽报名参加北京联合大学及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听障生单考单招,均被录取。其中,在重庆师范大学入学考试中,他是贵州高考生中的第一名。最终他选择重庆师范大学的信息与资源专业就读。
刚进大学,胡峻爽就体现出“E人”特性。他想交朋友,军训间隙主动找人聊天,并认真记下每位同学的名字。辅导员需要班级信息资料时,胡峻爽很快地提供出。
学校举办辩论赛,胡峻爽也踊跃报名,靠手语来辩论。但手语翻译始终有隔阂,他与队友们的沟通也不是那么顺畅。有了参赛经验,围绕“人工蜗牛的好坏”“聋校和普校教育”等话题,胡峻爽又策划组织举办全是听障学子参加的辩论赛。
大学期间,最令胡峻爽骄傲的是手语推广,他不仅去科技馆等场所教授志愿者手语,还牵头联合重庆市8所高校学生会举办手语比赛,“无数小小的事件,逐步构建起自信。”
胡峻爽穿汉服拍摄 受访者供图在消沉中重拾美好
近期,胡峻爽重拾起阅读的爱好。
他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下有关阅读的心路历程:“不知道是不是有错觉,阅读真的会改变面相及心态,眉眼间像被书页熨过似地透着柔光。”
大学毕业后,他在特殊教育学校当过老师,后又在贵州筑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他曾感到迷茫,情绪最消沉的日子,他常独处,百无聊赖地刷着短视频。
胡峻爽向师长展示他新学会的菜品助他走出那段消沉时光的力量,依旧是爱。
他读到英国作家海伦·麦克唐纳回忆录《海伦的苍鹰》。此书讲述了关于如何协调死亡、生命和爱的故事。海伦在父亲离世后,用1年的时间去驯服一只苍鹰,“这只鹰便是我想成为的一切:独立,自主,远离悲伤,对人类生活中的伤痛毫无感觉”。海伦又逐渐察觉到自己状态没有转好,她不能成为鹰,于是去见心理医生,努力改变,坦然面对离别。
最后海伦说:“周围有很多爱,我已经知足常乐地走出来了。”这是胡峻爽最喜欢的内容,跟他经历很相似。
胡峻爽本偏好和听障朋友玩耍,认为那才应是属于他的圈子。却意外收获不少健全人朋友,为他学了些基础的手语。他们之间还逐渐养成默契,略微比划几个词语,就懂得对方要表达什么。
朋友们常约他吃饭、小酌、登山、拍照、看电影,再带他结识新的朋友。胡峻爽恢复了开朗的个性,逛街遇到美食,下厨做了饭菜,或是读到某本好书,他都喜欢在朋友圈分享。
在街上打手语交流,总不乏有路人投来异样目光。胡峻爽起初尤为顾虑,后来直接瞪回去,把对方看得不好意思。他表示:“做人要有一点点棱角。”
有师长建议他考研究生,他心动了。但了解几所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后,他感觉对自己现有行业提升不大。那刻他并未有此前的迷茫,他已有“接受一切存在,允许一切发生”的生活态度,“并不是只有考研才会让人生变得好。”
回忆过往的成长经历,胡峻爽形容“像开了倍速的回忆杀”。恍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如此努力、如此幸运:“每逢低谷,都有贵人掌灯;每个高光,都曾埋下伏笔。”
本网记者:李思瑾
一审:曹 轶 王 琰
二审:林 萌 袁小娟
三审: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