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业最前线
近段时间,亏损及融资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全球第三大光伏组件企业晶澳科技也不例外,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晶澳科技累计亏损近63亿元。
在行业产能过剩及公司巨额亏损影响下,过去一年晶澳科技加大了对外借款力度,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货币资金多达255.5亿元。
但由于大规模对外借贷,同期晶澳科技资产负债率超76%,其有息负债更是超390亿元。在光伏行业仍难见拐点的背景下,晶澳科技为了降低负债率,积极推进海外项目建设。
4月29日,晶澳科技在其股价累计跌超80%的背景下向联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股募资上市。在公司巨额亏损影响下,晶澳科技又能否如愿登陆港股?
1 巨额亏损后,一季度出货量下滑
4月30日,一季报披露截至最后一天,全球第三大光伏组件企业晶澳科技一季报姗姗来迟。不出意外,2025年一季度晶澳科技巨额亏损。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晶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6.72亿元,同比减少33.18%,归母净利润亏损16.38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4.83亿元大幅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晶澳科技首次巨额亏损。2024年晶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01.21亿元,同比减少14.02%,归母净利润亏损46.56亿元。这也意味着,过去一年零一个季度,晶澳科技累计亏损近63亿元。
有意思的是,2024年第三季度晶澳科技盈利3.9亿元,2024年第四季度晶澳科技便亏损41.72亿元。
晶澳科技第四季度大幅亏损与其大幅计提减值有很大关系。2024年前三季度,晶澳科技资产减值仅为5.47亿元,2024年第四季度晶澳科技集中计提资产减值超26亿元,使得公司全年资产减值金额高达31.54亿元。
拆分来看,晶澳科技资产减值主要为固定资产减值。对此,晶澳科技表示,由于N型组件产品价格较低、此外受宏观补贴政策收紧及电价下降影响,公司部分存量电站项目收益率不及预期,因此2024年计提固定值资产减值损失28.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4年相比,2025年至今光伏组件价格并未回暖。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1-3月,光伏组件中标均价为0.691~0.716元/W,而2024年一季度中标均价则在0.9元/W左右。
图 / 晶澳科技招股书根据行业协会测算,截止2024年12月,光伏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为0.692元/W。这也意味着,目前光伏组件的中标价格仅在企业生产成本附近,而这还是协会干预的结果。若算上流通和销售环节,目前很难有光伏组件企业维持盈利。
在组件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晶澳科技亏损高达16.38亿元。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下游需求放缓,2025年一季度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15.65GW,2024年一季度则为16.059GW。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各地存在无法充分消纳上网,国内2025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势必会下滑,海外由于存在贸易摩擦,出口很难像前几年一样高速增长。
据InfoLink统计,2025年一季度,中国光伏组件累计出口量约61.9GW,同比下降8%。下游需求萎靡,对于组件产能规划100GW的晶澳科技而言并非好事。
2024年,在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下,晶澳科技光伏组件产能利用率下降至80%。随着公司规划产能提升及出货量的下滑,2025年一季度晶澳科技组件产能利用率很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一般而言,产能利用率越低,单位生产成本越高,在组件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控制好生产成本是企业当务之急。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晶澳科技了解,2025年一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出现下滑,公司产能利用率是否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是否出现上升?未来,在行业持续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公司又将如何控制好生产成本?截至发稿,未获得晶澳科技回复。
2 新增借款近285亿元,股价跌超83%仍计划赴港募资
由于行业持续产能过剩,加之公司近几年快速扩张,过去几年晶澳科技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
2020年在“双碳”政策刺激下,全球光伏装机量快速上升。得益于下游需求爆发,晶澳科技也在扩充自身产能。
作为光伏一体化企业,晶澳科技形成了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完整产业链。随着组件出货量的提升,晶澳科技各个环节均在扩产。
数据显示,2022年晶澳科技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分别为40.7GW、38.9GW、33.9GW、41.6GW,2024年以上产品产能分别扩张至78.8GW、97.4GW、83.2GW、90.1GW。据晶澳科技招股书透露,截至2024年底,晶澳科技光伏组件产能已经超过100GW。
在大幅扩产影响下,晶澳科技投资性现金流大幅流出。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晶澳科技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分别为72.27亿元、177.9亿元、131.1亿元、10.68亿元,三年多时间公司投资性现金流累计流出近400亿元。
为了筹措对外扩张资金,晶澳科技大规模对外借款。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晶澳科技累计募资577.93亿元,其中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86.26亿元,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291.67亿元。
图 / Wind此前,晶澳科技披露公告显示,2024年1至9月,公司新增借款金额便多达284.88亿元,占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81.13%。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息负债便超340亿元,2024年公司仅利息费用便超10亿元。
除向银行借款外,一方面晶澳科技加大下游客户回款力度,另一方面晶澳科技也在加大使用供应商的资金。
2022年,晶澳科技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余额为185.7亿元,2024年底公司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余额上升至241.6亿元。同期,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仅从84.96亿元上升至91.8亿元。因此,过去几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较为理想。
但借款余额的增加、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的上升带来的问题便是公司资产负债率的上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晶澳科技资产负债率高达76.33%,而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55.61%,仅两年时间,晶澳科技资产负债率上升超20%。
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筹措扩产资金,晶澳科技也将目光投向了港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晶澳科技股价并不理想。
截至5月16日,晶澳科技股价报收9.67元/股,较2022年最高点跌超83%,在股价跌幅如此之大的背景下,晶澳科技仍计划赴港募资。
此外,相较A股,由于港股流动性较差,港股的股价远低于A股。以近期在H股上市的光伏企业钧达股份为例,其港股股价仅相当于A股一半左右。以如此低的股价发行,无疑会对A股估值带来较大影响。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晶澳科技了解,公司为何会在股价如此低迷的情形下选择赴港募资?公司是否已经到了非融资不可的地步?对于赴港上市对A股估值造成的压力,公司又该如何应对?截至发稿,未获得晶澳科技回应。
3 海外组件价格持续下跌,公司重金投资中东
晶澳科技主要募资项目为推进海外产能建设、拓展海外营销及偿还银行债务。从公司募投方向来看,降低资产负债率及拓展海外市场是公司未来工作重点。
与其他大型光伏组件企业类似,晶澳科技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国外市场。2024年,晶澳科技来源于国内收入仅为297.01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为42.4%,公司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海外。
其中美洲及欧洲是晶澳科技极为重要的阵地,2024年公司对该两大洲营业收入分别为163.86亿元、127.27亿元,占比分别为23.4%、18.1%。
此前,为了打开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市场,不少光伏企业选择绕道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晶澳科技也不例外——2016年晶澳科技便在越南设立子公司,2023年晶澳科技计划投资27.15亿元在越南建设年产5GW的高效电池项目。截至目前,晶澳越南工厂已经建成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的6GW一体化产能。
此前,基于对本国光伏企业的保护,美国多次出台针对中国光伏出口至美国的政策。2024年5月,美国对越南、马来西亚等4国展开反倾销调查。2025年4月,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对越南倾销及反补贴税率提升至271.28%及124.57%。
若按该税率实行,将对晶澳科技越南工厂出口至美国的产品造成巨大打击。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晶澳科技了解,公司越南工厂出口至美国的光伏产能及金额有多少?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对越南倾销及反补贴税率提升至271.28%及124.57%。该关税若正式开展,预计会给公司造成多大损失?未来有何方法应对?截至发稿,未获得晶澳科技回应。
除美洲市场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外,由于产能过剩,国内出口至欧洲组件价格一跌再跌。研究机构InfoLink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出口至欧洲组件整体交付价格维持在每瓦0.085-0.09美元,该价格已经低于国企组件中标价格。
这也意味着,曾经晶澳科技依赖高毛利率的欧洲市场如今也陷入亏损。在欧洲及美洲均拓展不顺利的情形下,晶澳科技也将目光投向中东。
2024年12月19日,晶澳科技公告称计划投资39.57亿元,在中东建设阿曼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此次赴港IPO,晶澳科技便计划募资建设阿曼生产基地。
但由于组件产能过剩尚未缓解,中东光伏组件价格并不高。InfoLink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中东大宗采购价格普遍落在每瓦0.085-0.09美元,较此前的每瓦0.10-0.11美元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因此,仅靠扩大海外产能已经很难解决公司巨额亏损的困境。若管理不当,在海外扩大的产能很有可能加大公司的亏损,推高公司负债水平。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晶澳科技了解,目前中东市场组件价格大幅下跌,在此背景下,公司为何还要募资在中东扩产?截至目前,公司出口至中东的组件是否还有盈利空间?截至发稿,未获得晶澳科技回应。
对于晶澳科技而言,由于行业产能过剩仍在持续,组件价格持续低迷,公司短期内亏损或将持续。在此背景下,公司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但在关税风险及海外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情形下,公司寄希望通过海外市场扭转困境并不容易。面对残酷的下行周期,如何管理好自身现金流将是晶澳科技未来的工作重心。
上一篇:民警上门58次劝回叛逆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