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德江县融媒体中心 何佳有 黄明跃 邓雅珲
三人一组,一人手提茶袋、两人提着采茶机,穿梭在碧绿如海的茶园里……4月以来,铜仁市德江县多个茶园开足马力,为2025年加工头茬碾茶做准备。
何为碾茶?它是制作抹茶的半成品,没有经过揉捻,切割成0.3至0.5厘米碎片的茶片。近年来,抹茶产品走俏,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传统茶叶到抹茶产品中间环节的碾茶,前景可观。
走进德江县龙泉乡牧羊岭村的山间,潘元江组织工人给绿茶附上一层黑膜。每垄茶树上茶芽长势喜人,格外齐整。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产业链的转变。”潘元江是德江县阳里井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08年合作社成立,发展150亩绿茶后,以采摘明前翠芽为主,年产茶青1000多公斤,效益稳定但提升缓慢。
2024年,德江县引进碾茶生产线,给龙泉乡阳里井合作社、煎茶镇佳鹏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德江9家上游合作社(企业)带来新机遇。
“发展碾茶,促使茶园管护更精细化、标准化,再加上机械化采收,提高了茶芽下树率。”德江县农业农村局茶办主任吴春春说。
茶叶生产变得高效,销售价格也显著提升。2024年,9家上游企业采收了三次,前两次采收用于生产碾茶,第三次采收用于生产片茶。以潘元江茶园基地为例,三次采摘按首采8元/公斤、二采4元/斤、三采2.2元/公斤的价格,亩产值达5600元左右。此前,采摘春茶的亩产值约在2500元。
看着碾茶发展态势向好,德江茶企有了更长远的规划图景。
在距离龙泉乡茶园基地约30公里处的德江县泉鸿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采来不久的茶青经过摊青、烘干、叶梗分离等工序,变身碾茶。
“现在每天生产的量逐渐增加。”泉鸿茶业董事长安德洪介绍,今年新建了3条碾茶生产线、1条多功能生产线,现有8条碾茶生产线满足德江9家上游企业的4800亩茶园,碾茶年产能达60万斤,预计2025年产值达3000万元。
建立多条碾茶生产线,底气何在?2024年,该企业采取“龙头企业(贵茶集团)+联盟企业(泉鸿茶业)+合作社+大户”的合作模式,按照“保底价+质量等级奖励”方式,收购茶青加工碾茶,让当地茶农获得更多的收入。
“碾茶不愁销路,从碾茶生产向抹茶深加工进军,进一步提升附加值,是企业必须要走的路子。”站在新的机遇风口,安德洪目光灼灼,希望在新赛道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