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进入五月中旬,距2025年高考已不足一个月。应届学子和家长紧张备考的同时,“高考周边”也在持续火热销售。其中,“考题”显然是关注度最高也最有“文章”可做的部分。据央视报道,有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大力推销所谓的 “AI押题” 产品,一款名为 “历年高考真题+DeepSeek预测2025高考题” 的商品销量已过百。
一时间,“绝密”预测卷满天飞,名师和AI齐上阵……
DeepSeek预测高考题火了
最近,有人在网上推销所谓的AI押题产品、“押题神器”。还有名为 “DeepSeek预测2025高考题”的产品,销量已过百,吸引了不少学生或家长。潮新闻搜索记者发现,一些社交网站和二手平台上均有不少“AI押题卷”在售。
“不算泄题吧?2025年高考预测卷已曝光,速来!考试就像抄答案”“年年押中,拼的是硬实力”……冲刺阶段,能够帮助考生培养手感、保持应试状态的成套试题是必不可少的。相较售价几十元的模拟试卷,一些试卷打出“预测”甚至“押题”的名号,换用厚实的牛皮纸袋包装,价格便飙升至三四百元。
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还出现了抢先预售、限期优惠、限时销售等模式。一家机构在直播间称,所出押题卷5月起发售,优惠价每套298元,5月10日恢复原价398元,6月1日停止销售。
为什么5月才发货?商家给出的理由显得颇为神秘,“是为了避开每年高考命题的‘反押题’,并加入三四月份的新信息,使得押题更新更准。”这样的表述无形中营造出与命题组“斗智斗勇”,或许能“押中”高考真题的氛围。
那么,这些高价试卷的“押题”战绩如何呢?在某考卷详情中,以2024年高考真题为例,列举了各科多道“押中”题目,细看却令人哑然失笑。一道数学几何题,真题为五面体,押题卷为三棱锥,题干、设问均不相同,因均考查了“二面角的大小”这同一个考点,即判定为“押中”。一道物理解答题,只是与真题共同考查了“粒子在圆筒形磁场中做螺旋线运动”的情境,也视作“押中”。更夸张的是,在另一家机构所出的押题卷中,一道化学选择题只因“均涉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同样划归为押中范畴。如此宽泛的判定,显然与惯常认知相去甚远。
曾购买过此类试卷的李同学告诉记者,押题卷的题量题型,包括答题卡等,与正式考卷颇为相似,主要提供一种“考前感觉”,有精力的话可以练手,但指望“押中原题”未免想太多。“本来试题就是围绕着知识点有各种变化,考查同一个知识点就算押中的话,学校模拟考不都押中好多回了?”
有博主声称,仅需短短数十秒,AI就能生成完整的高考出题内容与思路框架。还有人称,通过将AI生成题目与去年真题对比,得出“总体相似度高达87.5%”的结论。
这些真的靠谱吗?AI预测高考题,究竟是“押题大师”还是“误人子弟”?
AI化身“押题大师”?专家:不敢苟同
这几年,AI的风吹到了传统教育界,社交平台上,教大家用AI学习的博主已经屡见不鲜,最近,用AI押题的博主也遍地皆是,用Deepseek押英语作文、或者冲刺高考,甚至有人宣称押题精准度高达85%。
“让你少走弯路”“AI完美化身‘押题大师’”“考前没思路,不知道怎么复习的同学和家长,只要学会了正确的提问方式,用对了Deepseek指令,就能成为提分神器”。多位教育博主在短视频宣传中这样说。
还有粉丝数近万的教育博主宣称,自己给Deepseek投喂了近五年的数学、语文等高考真题,预测了一份2025年高考卷,这些帖子点赞收藏都近万个。如果要进一步咨询更多题目,就被要求私信或加群,群内还会被推荐要收费的全套真题。
虽然AI的噱头赚足了眼球和流量,但也有人仔细研究了题目,认为AI出的卷子太过简单。有人说,题目是符合高考命题方向,但设问死板、单一,只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没有灵活变通地出题。
潮新闻记者发现,各类作文更是AI押题的“重灾区”,尤其是押高考语文作文和英语作文题,让AI预测题目、给出范文,还有论点、金句、文章结构、高级词组一应俱全。若单从押的题目看,还比较切合当下的热点时事。
“AI预测的作文不敢苟同,文章风格过于程式化。”杭州一民办中学英语老师潘浩宇告诉记者,真正的老师来做预测和押题,会更细致和灵活,有更多人文关怀和个人思考。而且出题者也会“反套路”,先让AI预测,再避开这些题目。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使用Deepseek备考,请AI来划个重点、做考纲难点预测,AI还算靠谱。“在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课考试前,我用AI猜到了好几个考点,它还提示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挺出乎我意料的。”一位博主告诉记者。
在研究了AI命题之后,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陶华坤认为,AI尚不具备专业命题的能力。“使用AI需要高判断力、强辨析力、理性选择问题,AI精准解决具体的创新问题能力差,AI可以提供思路,但AI押题的精准度还需要自己判断和考证。”
陶华坤告诉记者,高考命题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高考命题严格遵循“原创性”和“反押题”原则。考生和家长应保持理性,回归课本与基础,避免被不可靠的承诺制造焦虑,夯实基础才是高考制胜的法宝。
AI押题 背后套路有多少?
最近央视新闻报道,有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大力推销所谓的 “AI押题” 产品,一款名为 “历年高考真题+DeepSeek预测2025高考题” 的商品销量已过百。其实,靠AI押题为噱头的产品,不止瞄准了高考中考。
潮新闻记者在二手交易市场发现,也有人销售一些职业资格证考试的课程和考题,以“大招AI”“押题密卷”为卖点,课程收费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底下有不少人咨询。社交媒体上,还有不少生意人,借着AI的幌子,宣称用AI预测考题,拉客户进群先免费提供资料,然后加微信私聊,顺势开始营销所谓的真题、密卷,甚至进一步推销升学、留学咨询等服务。
图源 社交平台截图所谓的“AI生成题目与真题总体相似度高达87.5%”,真相令人大跌眼镜。央视新闻指出,原来,AI对比仅仅是基于题型和大致考查方向,完全抛开了具体题目内容。比如,只要真题与预测题都包含基础题、难度题,涉及集合复数概率等考点,就会被判定为 “相似度极高”。如此宽泛的对比标准,使得所谓的AI押题精准度大打折扣。
“押题并非完全不可信,但可靠性存在较大争议。从技术原理来看,AI押题是基于大量数据和算法模型,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题型和知识点。”数字经济分析师吴狄嘉告诉记者,但AI的弊端也很明显,它生成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题目可能不符合高考命题规范。
众所周知,高考命题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保密性。吴狄嘉说,命题专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命题,且每年都会有一定创新和变化,AI难以精准预测具体题目。学生若过度依赖AI押题备考,可能会陷入思维定式,忽视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和灵活运用,不利于应对高考的复杂性。
如今看来,AI作为备考辅助工具,利弊并存。“AI能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和能力,调整学习资源难度和内容,如平台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推荐练习题,提高学习效率,也帮助减轻教师批改负担,如作文批改系统秒级反馈错误和写作建议;还能辅助备课,自动生成教案和教学计划。”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记者。
王鹏认为,在备考时过度依赖AI并不可取,学生容易逃避自主思考和关键能力训练,对复杂问题思考与分析能力退化。而高考注重的是综合素养与创新思维,学生面对新颖的题型和难题知识时可能手足无措。
大众·半岛新闻综合自潮新闻、红星新闻、央视新闻、中国青年网、上游新闻等
上一篇:各地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下一篇:印尼花81亿买“阵风”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