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5月12日,自治区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与奖励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2022年出台的旧办法自动废止。5月14日至6月15日,区内企业可申报2025年自治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
“我很关注申报广西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的相关事宜,得知自治区科技厅刚发布新办法,我及时了解了新内容,着手准备今年的申报。”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运营部副总监章翌点赞这一科技新政很给力,惠泽更多中小企业。
据悉,新办法的出台旨在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技术装备,支持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示范应用,提升我区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区为何出台新办法,有哪些新内容,对企业有何好处?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认定为广西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
为何出台新办法?
记者了解到,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与奖励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发布以来,自治区科技厅已开展了两批次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与奖励工作。
记者现场走访产品获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的广西品格智造生命科学研发有限公司。(摄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付玮烨)
据介绍,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明显市场业绩的成套设备、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等。
我区2022年首次组织认定时,企业积极性颇高。经过筛选,16台(套)装备成功获认定。企业在肯定这一利好政策的同时,也反馈了一些意见。其中,不少企业认为旧办法规定的申报门槛较高,成套设备单价要求200万元以上,整机设备单价要求50万元以上,核心部件单价要求20万元以上,很多企业产品达不到申报条件。
“在听取企业意见后,相关工作组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政策进行了调研。”具体业务负责人、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外联科科长龙智翔介绍,调研发现外省的规定较为宽松。如河北省,原则上成套设备价值在50万元以上,单台设备价值在20万元以上达到申报要求。辽宁省明确首台(套)成套设备价值在100万元/套以上,单台设备价值在20万元以上可以申报。相较之下,旧办法的申报门槛对于工业底子较薄弱的广西来说偏高。
此外,旧办法部分内容表述不够清晰明确,可能导致企业产生误解。比如第二条内容有一句话——“其中首台(套)装备是指在用户首次使用的前三台(套)装备产品。”有企业购买了国外设备投入使用后想申报,最终只有自主研发制造并使用的设备产品才能申报。
“一些企业建议对旧办法第十二条内容进行修改明确。”龙智翔说,这条内容表述为——“对广西境内获得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的生产企业,对通过财政性科技资金支持形成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不纳入奖励范围。”其中,“不纳入奖励范围”这一措辞不够精准,只讲了装备不纳入奖励,没明确讲给不给认定。
他进一步解释,如企业获得政府科技专项支持后,自主研发生产了重大技术装备,这些装备确实达到了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认定标准。但根据政策,同一个项目不能重复获得政府资金支持。为此企业提出,希望政策明确“可以认定,但不纳入奖励范围”,即装备获认定后只要荣誉,不用政府给奖补。
针对旧办法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保障今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自治区科技厅去年以来根据有关国家和其他省市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实际工作经验,对旧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并联合其他部门发布实施新办法。
新办法新在哪?
新办法与旧办法最大的区别是降低申报门槛,即降低成套设备价格、整机价格、关键核心部件申报认定价格,成套设备单价要求由200万元以上降低为50万元以上,整机设备单价要求由50万元以上降低为20万元以上,核心部件单价要求由20万元以上降低为10万元以上。
“新办法更切合广西实际,更有利于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跟全国大部分省份的标准也接近。”柳州市豪杰特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谢汝柚认为,降低申报门槛让科技政策更普惠,根据新标准,该公司今年有2个项目可以申报。
桂林桂北公司技术工程师操作和查看全尺寸大空间高精度数控面齿轮磨齿机设备运行情况。通讯员 章翌 摄新办法还有一处修改:“允许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产品参与申报认定。通过财政性科技资金支持直接形成的装备产品也可申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但不予以奖励。”
自治区科技厅前沿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一调整既能避免重复奖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又能对企业科研成果进行权威科学的认可,提高核心竞争力。
“获国内首台(套)认定的荣誉对企业来说很重要。有了它,企业在贷款、申报科技项目以及政府采购等方面都能加分,对企业开拓市场大有帮助。”南宁一家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
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远江说,去年公司有两台装备获国内首台(套)认定后,企业订单增加,合作朋友圈也扩大了,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大为提升。
新旧办法还有一处修改内容让人印象深刻。旧办法正文涵盖了两个表格, 新办法将之删除。工作人员解释,之前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提出企业申报材料要在表格里附上短视频和高清图片。表格属于正文,哪怕只有一点修改,也属于政策改动,按规定都得走流程审批、公示,耽误了不少时间。删除表格后,新办法仅规定申报要素和逻辑,表格可作为配套的申报文件单独更新,无需同步修订政策正文,便于动态调整。
真金白银助力企业挺起创新脊梁
获国内首台(套)认定后,企业能得到多少奖补?新办法的出台,如何助力企业挺起创新脊梁,提升广西装备制造业?
工程师正在对品格智造的机器人微生物检测制备平台进行调试。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付玮烨 通讯员梁智洪 摄办法规定,获国内首台(套)认定后,奖励比例为首台(套)销售价格的50%,同一产品仅奖励一次。最高奖补金额200万元,即单套奖励上限为200万元,这一上限设定旨在合理控制奖励资金规模,确保奖励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性。
自治区科技厅前沿处负责人介绍,新办法的出台、奖励比例的设定从三个层面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层面看,通过奖励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获得认定的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产业层面看,有利于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从区域层面看,助力打造广西装备制造品牌,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提升广西装备制造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广西已组织两次国内首台(套)申报,共有35台(套)设备获认定。
桂林桂北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蒋贵珍介绍,公司的“全尺寸大空间高精度数控面齿轮磨齿机”和“五面磨削龙门平面磨床”两台设备去年获国内首台(套)认定,获奖励4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全尺寸大空间高精度数控面齿轮磨齿机的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原来进口一台这样的机器,需700 万-1500万美元,全尺寸大空间高精度数控面齿轮磨齿机实现量产后,价格大幅下降,只需400多万元人民币就能购买,促进了国产面齿轮产品质量跃升和产业链生态体系的自主可控。”
谈及国内首台(套)认定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广西品格智造生命科学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智洪用“名利双收”来形容。“机器人微生物检测制备平台去年获国内首台(套)认定,拿到了118万元奖励,也让投资人更安心。凭借这一认定,公司现在已跟国内一些龙头企业成功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