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在河北省邯郸市市场监管局,有这样一位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特种设备监管条线工作人员。面对全市9.2万余台特种设备,他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2021年底,他被市场监管总局授予“全国市场监管卫士”称号;2024年底,被总局授予“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就是邯郸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武彦波。
主动钻研 精益求精
特种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涉及面广。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武彦波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一有时间,他就主动钻研相关法规、技术标准,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一次例行检查中,武彦波发现一家生产单位使用的进口三氟化氮管束式集装箱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如果简单套用相关法规,监管部门可以责令企业立即停止使用,但会给企业带来相关损失。
为了兼顾安全和效益,武彦波尝试寻找更稳妥的解决方案。他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国外三氟化氮运输设备情况,仔细分析国内设备使用条件,一直忙到当天深夜。
第二天,他向上级单位请示并提出解决方案。经过努力,该生产单位的设备被批复可继续使用,同时,相应安全技术规范的修订也借此机会得到推动。
为解决部分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动管理意识不强等问题,武彦波积极参与特种设备相关标准构建。他先后主持编写省级地方标准《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邯郸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等,为企业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供指引。其中,《邯郸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是河北省首部关于特种设备的地方性法规。
严字当头 细处着眼
针对风险隐患,武彦波坚持严字当头、细处着眼的原则。他带领科室人员紧盯重点行业领域、监管薄弱环节,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治本攻坚行动,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在企业生根发芽。
为推动落实,他将机制细化为具体举措——采用月分析研判、常态化督导、拍摄暗查暗访视频及分片包联、督查督办等方式,推动风险全面管控、隐患动态清零。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关键在于人”。这是武彦波经常对同事们说的话。实际工作中,他注重提高企业作业人员整体技能水平,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发并应用“特安考”App。监管人员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时,可使用此App对安全总监、安全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监督抽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也可通过此App进行日常学习、参加模拟考核。
善于创新 力求实效
时代在进步,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武彦波没有拘泥于传统监管手段,而是积极推动基层监管方式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型。
他探索建立邯郸市智慧电梯云平台,依托平台对全市4.4万台在用电梯进行实时风险监测预警,以信息化手段规范电梯维保和检测行为。依托该模式,全市电梯统一张贴二维码标识,群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电梯安全情况。2022年,邯郸市电梯安全管理模式被全省推广应用。
武彦波还创新实施全设备类别“赋码监管”。该模式基于“邯郸特安码”,对各类特种设备实施日常管理、检查维护、监督管理和检验检测,将源头预防、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过程贯通起来,有利于推动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数字化。
干好工作离不开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对武彦波来说,加班加点连轴转是工作常态,节假日往往也不敢放松懈怠。“我总是放心不下。群众过节,我们‘过关’。越是在人流密集的假期,特设人越要如履薄冰,盯紧安全各环节。我们站好岗,大家才能更安心地过好节。”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本报记者 孙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