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郭磊)近日,保定市竞秀区人民法院通过多方联动调解机制,将一起土地纠纷成功化解,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守护了亲情纽带。
某村村民王某甲、王某乙兄弟因2.3亩耕地分割问题产生纠纷。兄弟二人早年共同耕种土地,后因家庭矛盾导致土地权属争议,王某甲以“土地登记在其名下”为由拒绝分割,王某乙则主张“共同继承权”要求均分。双方多次发生激烈争执,村委会调解未果后,王某乙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官庭前阅卷时发现,纠纷的根源不仅是土地问题,更涉及兄弟二人多年亲情积怨。为化解矛盾,法官主动联系司法所、村委会,共同制定调解方案。法官前往争议地块勘验,与村委会沟通,并走访村民核实土地历史使用情况,确认土地确为兄弟二人共同继承。之后,针对王某甲提出的“土地登记在其名下”的说法,联合司法所干部解读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共同继承权。对王某乙则从亲情角度劝导:“土地有价,兄弟无价,各退一步才能双赢。”
在打下调解基础的同时,法官第一时间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共同来到争议地块进行现场调解。通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方式,法官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意见,引导双方理性看待纠纷,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历时两轮调解,双方在法官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争议土地按均分原则重新划定界限,王某甲当场交付土地经营权。兄弟二人感慨道:“感谢法院耐心调解,让我们找回了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