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九识智能继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后,九识智能在出海方面又传来好消息。
5月15日,钛媒体独家获悉,九识智能与阿联酋邮政达成合作,双方在阿联酋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充分整合双方在自动驾驶技术、物流运营及本地资源方面的优势,优先服务于阿联酋本地市场的末端物流需求,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初步实现商业化落地和稳定运营的基础上,该合资公司将以阿联酋为区域总部,逐步拓展服务范围,覆盖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及更广泛的中东市场。
同时,根据合资企业的发展计划,项目预计于2025年完成阿联酋自动驾驶车辆相关牌照的申请与审批流程,并于2026年正式启动商业化运营。运营初期将以服务阿联酋邮政内部配送业务为主,未来将逐步拓展至面向第三方客户的多元化物流服务。
根据官方公开资料显示,从去年开始,九识智能开始在一些海外地区实现产品落地。2024年初,九识智能参与新加坡TR-68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的修改工作;通过M1测试,收获新加坡境内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2024年10月,九识智能在韩国境内落地首台无人车。2024年11月, 九识智能完成日本首台车辆部署;2025年1月,九识智能落地欧洲区域。
中国无人车出海提速
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地缘政治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与海外企业合作,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掉很多风险;同时,海外许多国家鼓励国外自动驾驶公司进入当地市场,这就为像九识智能这类中国自动驾驶公司提供了更多市场准入机会。
九识智能创始人孔旗曾在硅谷工作多年,其注意到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劳动力短缺,且对自动化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在九识智能成立之初,其就将出海列入公司的发展计划之中。
2023年12月,九识智能获得了TÜV莱茵L4级低速自动驾驶系统性能测试China-mark认证,这意味着九识城配无人车在支持24小时的多工况可靠性运行方面已受到国际认可。
此次,九识智能与阿联酋邮政达成合作,从侧面也说明了国内无人车出海正在加速推进,未来在一些海外国家的街头、园区等地方,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无人车在工作。
据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硬件技术负责人张旭琛在沟通交流时透露,九识智能相对更容易盈利的市场是国际市场。国际上很多地区在用车成本、人力成本上非常高,对于无人车而言就会有较大的盈利空间。
从营收占比来看,九识智能的营收主要还来自国内市场,海外市场还处于萌芽的状态。
不过,张旭琛强调称,“国内和海外的市场都挺重要,如果没有国内供应链将无人车的成本打下来,海外市场肯定也做不好。海外市场的高附加值,九识智能肯定希望拿到,但还要考虑它的周期以及隐形成本等。”
相比国内市场,张旭琛在沟通交流时表示,九识智能在国外落地的这些商单的场景与国内市场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以新加坡为例,无人物流车的应用场景在国内其实并不常见,这是一个物流园区之间“短岛运输”的场景。而国内最常见应用场景是快递运输,从仓库到驿站,海外的很多国家其实都没有这种场景,特别是那些地广人稀的国家。
据张旭琛透露,无人车在海外市场拓展上,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来自法律法规层面的制约;其二是产品适配性挑战,不同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产品能够具备快速适应的能力。
由于海外各国及地区立法程序的复杂性,相关法规的制定与落地往往存在滞后性。即便是响应速度相对较快的新加坡,九识智能完成法规准入流程也耗费了一年多时间,而对于欧洲、北美等地区,法规审批周期更长,审批流程更为繁琐。在张旭琛看来,这对于习惯于高速推进的企业来讲,还是挺艰难的,需要去适应这样的慢节奏。
无人车爆发的临界点将至
2024年是九识智能覆盖城市低速全场景的商业化元年,截止目前,九识智能无人车已经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 200 余座城市部署数千台无人车,进行常态化运营,L4运营总里程超 2000 万公里。
2025年,或将是九识智能无人车出海的商业化元年。孔旗坚信,城配物流才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最优解"——标准化运力调度、24小时不间断配送、"折旧+电费"的轻资产模式,正在颠覆"人力+燃油"的传统重资产逻辑。
能够实现降本增效,这是无人车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据悉,九识无人车支持365天*24小时的运力服务,百公里运营成本仅为15元。对于物流公司而言,一辆九识Z5车相比传统模式能带来每月50%左右的成本节省。
一直以来,无人配送车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电商和即时配送行业的蓬勃发展,“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愈发凸显,无人配送车应运而生。
相较而言,它不以载人为目的且处于封闭场景,所以成本控制和安全性都能有效保障,也能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近年来,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随着L4 级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商业价值也正加速释放。
在张旭琛看来,未来,无人车爆发的临界点可能在三年以内。随着政府许可的逐渐开放,张旭琛认为未来的一到两年内,国家级的管理办法也将迅速出台,一旦有了(管理办法)之后,无人车就会进入全面爆发的阶段。
据相关预测显示,2027年全球无人配送车市场规模将突破数百亿美元,我国无人配送车市场规模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可以看到,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而出海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扩大业务范围,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无人车企业开始抢滩跨境配送新蓝海,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敏,编辑|李玉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