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宁夏国资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建立“1+14+8”改革体系(以实施方案为总领,部署开展“十个专项行动”“四个专项整治”,打造八个方面改革示范样板),扎实推进深化提升行动落地落实,改革主体任务完成率超过70%。
压实责任抓落实求实效
一是深入开展“回头看”。逐项对照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全面梳理自查,对进度和质量有差距的,采取更为精准有力的措施靶向攻关,按期逐项高标准清零销号。二是全面穿透基层。严格落实领导包抓和基层企业联系点制度,下沉一线跟踪问效抓落实,把各项改革政策和目标要求穿透到各级企业,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走深走实。三是强化督查督办。逐级加大指导督促推动力度,通过督导调研、考核评估、抽查巡察等多种方式,检验改革实效并督促整改,杜绝“纸面”改革和“数字”改革。
精准施策补短板强弱项
一是强化产业导向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针对区属国企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积极落实“三个集中”要求,聚焦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推进区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明晰功能定位、主责主业、产业布局,形成功能鲜明、分工明确、板块清晰、协调发展的企业格局,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力支撑自治区产业升级发展。二是坚持系统思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紧盯企业科技创新零散化、不可持续的问题,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规划、组织、考核、激励、合规免责等体制机制,推动企业加快形成体系化研发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产业发展部署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坚持市场目标导向,明确利益联合机制,有效发挥创新联合体、创新平台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企业大多处于传统行业、战新产业投资不足的问题,深入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专项行动,在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典型企业和项目。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布局,重点在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数字信息等领域形成集群式发展格局,加快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四是分类施策优化组织架构。进一步压减法人户数和管理层级,全面推进与主业无关、同质化竞争、长期亏损的企业吸收合并、清理退出,着力解决法人户数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管理链条长、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打造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
持续发力固成果促提升
一是更好服务自治区战略。全面完成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提力加速绿电园区、贺兰山汝箕沟火区治理等既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新取得的深井、窑山、炭山等3个煤矿开发,在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中加快自身发展。高质量编制国资国企“十五五”发展规划,深入研究经济形势、市场变化、产业发展,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围绕自治区重大战略、重要领域、重点产业,谋划实施一批强功能、优结构、利长远的重点项目,提升布局结构的时代感,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不断完善“能上能下”机制。持续巩固提升“三项制度”改革成果,直面关键难点问题,集团公司领导人员带头,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加快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三是持续提升监管效能。积极运用AI等信息技术,完善上下贯通、穿透各级的预警、监测、分析、监督一体化监管系统,推进产权、资金、债务、薪酬、采购、贸易等实时监管全覆盖,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国资监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进行系统优化,提升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水平。四是高质量打造改革样板。及时总结完善法人治理、转型升级发展等打造改革示范样板中的好做法,提炼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模式,力争形成一批涵盖制度机制、操作流程、具体措施、过程管控、效果评价等的典型案例和标志性成果,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改革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韩梦圆】
上一篇:转发提醒!40摄氏度高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