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曾以“新势力销冠”自居的哪吒汽车因“被申请破产”再次冲上微博热搜。
从车机断网、蓝牙钥匙失效,到经销商集体维权、工厂停摆、研发团队解散、创始人鞠躬道歉、原CEO被曝滞留英国,这家拥有50万车主,累计亏损超183亿元的车企,正面临技术、资金与信任的至暗时刻。
01/
哪吒汽车遭小微广告商申请破产
5月13日,元新闻记者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了解到,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5月14日,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安堃接受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向法院申请的是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案件已经获得法院立案。目前,哪吒汽车还欠公司531万元左右的款项。欠款项目主要涉及2022年和2023年哪吒汽车S及GT车型的媒体试驾活动、2023年全年的地方车展广告投放。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据天眼查APP显示,申请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小微企业,注册地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主要覆盖广告发布、广告制作以及企业形象策划等。
安堃表示,双方自2021年起建立合作关系,初期付款流程正常,还存在预付款项。但自2022年起,哪吒汽车付款速度开始变慢,2023年其已累计垫付超400万元,欠款峰值一度达1000多万元。
2024年,安堃所在的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决定停止与哪吒汽车的合作并开始追债。“我们从2024年开始催,2022年和2023年的款项,他们(哪吒汽车)每两三个月付一次,每次大概从10万到30万不等。”
2024年9月,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了一份四期还款协议。约定当年9月底、10月底、11月底、12月底分期付款。但协议仅执行前两期后再度无果。今年过年后,法院已立案强制执行,截至目前尚未取得实质进展。
今年3月,哪吒汽车在上海总部召开供应商大会,洽谈债转股,但安堃的公司未同意这个方案。“我们的律师给我们的建议是不同意,所以他们开会也没有通知我们。”
针对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安堃反馈的相关情况,元新闻记者从哪吒汽车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案件法院目前已经受理,具体情况自己暂不清楚。
02/
此前被曝大规模裁员、停工停产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哪吒汽车第一次因负面消息引发舆论关注。自去年10月,哪吒汽车因经营困境就开始被曝出大规模裁员、降薪、拖欠供应商货款、停工停产等负面消息,哪吒汽车便一直深陷舆论漩涡。
今年2月,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与前述公司合同纠纷案件,被桐乡市人民法院执行约531万元。3月,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已因此案被限制高消费。
此外,合众新能源还与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存在买卖合同纠纷。天眼查显示,合众新能源共有249条自身风险信息、2398条周边风险信息以及25条历史风险信息。
今年4月14日,20余家经销商代表聚集桐乡工厂维权,称自2024年9月起全款支付数百万元至上千万元购车款后,既未收到车辆,也未获得返利补贴。部分经销商因贷款担保被银行追债,门店濒临倒闭。
哪吒汽车
当前,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已超1.4亿余元。
天眼查显示,合众新能源拥有420起司法案件(2025年新增司法案件高达159起),累计金额高达2.4亿元。
其中,涉及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有88起,占比超20%。从案件年份来看,合众新能源近五年内65.71%的案件年份为2025年,占比最高,新增案件高达159起。
03/
“崩盘”的新能源神话
2014年,方运舟创立合众新能源,这便是后来哪吒汽车的前身。彼时,意气风发的方运舟,经常满怀激情地跟人讲述自己“技术与产品报国”的梦想,尤其刚创办的合众新能源,更是被他寄予厚望。
据媒体报道,合众新能源早期的股东共有4家,包括深圳市财富天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哲奥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占股份分别为67%、23%、5%、5%。其中,上海哲奥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方运舟持股64%,其他股东均是方运舟的老同事。
2021年5月,360董事长周鸿祎的高调入局,一句“为人民造车”更是打开了哪吒的知名度。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的销量力压“蔚小理”,成为新势力年度销冠。当时,其低价策略与网红营销风光无限。在当年销量中,均价在8—10万的哪吒V销量占比将近65%,均价15万左右的哪吒U销量占比达到33%,两者加起来已经达到98%。
哪吒汽车
但是低价策略也使得哪吒汽车毛利率长期为负,其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183亿元,单车亏损超4万元。
2023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加速 ,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等车企,陆续发布上市或降价“杀入”10万级别的电动车市场,哪吒汽车原有的“低价”竞争力开始降低;同时,长期的低价策略也提前透支了哪吒的降价空间。
这一年,哪吒汽车决定通过走中高端路线来实现扭亏为盈。当年的上海车展,哪吒汽车将展台“C位”让给中高端车型:哪吒S和GT。
但是,市场反响平平,未能突破价格天花板,陷入“低端走量不盈利,高端冲高无份额”的双重困境。销量也一路断崖式下滑,2023年销量同比下滑16%,2024年进一步腰斩至6.45万辆,2025年1月销量仅110辆,同比暴跌97.76%;4月更被曝“零销量”。母公司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亏8万元。
面对销量持续走低,哪吒汽车开始尝试开拓海外市场,与债务重组共同构建“双项自救”体系。
去年6月,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元新闻记者在招股书中注意到,哪吒汽车在招股书中多次提及“海外市场”这一关键词,并表示哪吒汽车此次IPO的募资用途之一便是要加强海外布局。
据招股书披露,此次IPO的融资将主要用于海外市场的战略性扩展,以提升哪吒汽车品牌的全球影响力等用途。
就在哪吒汽车在上海总部召开供应商大会,讨论化债方案后几天后,3月23日,在泰国曼谷的经销商大会上,哪吒汽车与当地供应商及金融机构签署协议,获得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人民币)的授信。
在海外发展战略上,哪吒汽车已经与当地代工企业Bangchan General Assembly Co., Ltd.(BGA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5年继续为哪吒汽车提供生产支持,并在今年7月启动哪吒X的本地化生产,意在将泰国打造为哪吒汽车的东南亚出口基地。
在这场长达十年的造车实验中,百亿元亏损“蒸发”成资本的青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狂飙的黄金年代,也因此多了一道裂缝。曾经骄傲的哪吒,败给了谁?
撰稿丨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常诚
实习生 董晓辉
编辑 |常诚 美编 | 周继龙
校对丨胡威坤
审核 | 一审 梁巍 二审 潘艳刚 三审 杨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