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华村的柘圃盆景园,这里的盆景又多又漂亮,跟随我的脚步来一起参观一下。”在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双华村柘圃电商基地,主播陈雪娇面对直播镜头介绍着花木产品,网友们纷纷留言咨询,直播间内热闹非凡。近年来,江都区聚焦“新农人”队伍建设,立足产业招引人才、着眼发展培育人才、统筹力量支持人才,推动更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在泥土中扎根。
对接“新农人”需求引才汇智。构建“科技镇长团+企业+区管人才+乡村人才”工作机制,牵线校地企对接交流,实行“潮汐式”“星期天专家”柔性引才模式,动态开展乡土人才高校行、教授乡村行等活动,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67项,针对性选聘“双一流”高校涉农专业优秀青年人才15人。成立“新农人”联合会,推行特色产业拉动、返乡人员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双创园区促动、农旅融合驱动的“五动”模式,规模化培育农村双创园区24个、农村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05个,45家“新农人”单位入驻,建设农旅融合展示中心,为全区现代农业交流、“新农人”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开辟“新窗口”,帮助“新农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聚焦“新农人”队伍技能提升。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加工技术、销售渠道等环节,分层分类开展“新农人”技能提升培训,实施青年企业家培育行动,从培养模式、鼓励激励等方面开辟企业家能力提升通道,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乡村CEO”;实施“都好麦”播客先锋引育工程,打造邵伯龙虾、丁伙花木等“一镇一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农直播间,兴建商贸城、双华等4个红色直播基地,培育头部电商企业10家、“新农人”主播及团队1700余人;实施“龙川工匠”培养计划,围绕金银细工、漆画、制笔、花木盆景等特色产业广泛开展技能展示活动,持续开展数字农业、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等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建立乡村专业技术人才代际传承机制,全年举办各类助农兴农人才培训班29期,年培育超2000人次。
强化“新农人”创业全链支持。健全要素保障“新农人”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优化乡村营商环境,组建以区直部门及第一书记、政协委员、乡镇企业、驻区金融机构等为主体的“党建加强班”,按照“N对1”的结对模式,推进组织、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倾斜,构建区镇村三级联系机制,摸排乡村产业发展关键紧缺人才技术需求300多项,推动国有基金、农商行等加大对乡村双创项目支持、累计授信8650万元,领办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40个,即时解决企业用工用电、物流运输等问题100余项,护航“兴农”事业蓬勃发展。 江组 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