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 张忠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移风易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部署要求,推进全省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5月12日《甘肃日报》)
彩礼本是婚俗中的美好祝福,如今却在不少农村成了“面子工程”,相互攀比之下,数额节节攀升。许多家庭为了儿子娶亲,掏空积蓄、四处举债,“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的案例屡见不鲜。彩礼的异化,还扭曲了婚姻的本质,将感情与金钱画上等号,让淳朴的乡风民俗蒙尘。更严重的是,这种不良风气像病毒一样蔓延,影响到婚丧嫁娶的方方面面,加重了村民的人情负担,阻碍了乡村文明的建设进程。
甘肃此次推出的治理方案,以“限高”“减负”为突破口,直击高额彩礼的要害。通过制定彩礼倡导性标准,为彩礼数额划定“红线”,让彩礼回归合理区间;鼓励“零彩礼”“低彩礼”,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修订村规民约,将婚俗规范纳入基层自治范畴,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这些举措既有“堵”的决心,又有“疏”的智慧,更可贵的是提出通过开展集体婚礼、创新婚恋服务等方式,为文明婚俗搭建新载体,让新风尚看得见、摸得着。
不过,破除陈规陋习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新风,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群众;宣传部门要创新方式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清高额彩礼的危害,让文明婚俗深入人心;民政部门要完善婚恋服务体系,搭建健康的交友平台,减少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彩礼虚高问题。当然,也要尊重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避免“一刀切”,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推动治理。
综合治理农村高额彩礼,是一场重塑乡风文明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的持久战。当“零彩礼”“低彩礼”成为新潮流,文明婚俗深入人心,乡村才能真正卸下沉重的包袱,轻装前行。期待甘肃的探索能为全国提供有益经验,让更多农村家庭告别彩礼的困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郭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