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孙煦然 郭继辉 本报记者 孙铭阳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中年,从邮电局时代到5G浪潮,钟永久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对通信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他始终如一地践行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信念,用脚步丈量龙江沃土上的通信网络,用双手托起城乡互联的“信息天路”。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劳模、中国联通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分公司的钟永久。
“爬杆下井,上天入地”,是线路维护工最真实的写照。1991年,钟永久初入邮电局时,通信网络还以电缆为主,维护环境异常艰苦。盛夏,电线杆被烈日炙烤得滚烫,攀爬时稍有不慎便会被烫出水泡;寒冬,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双手冻得麻木仍要握紧工具。面对这些,作为退伍兵的钟永久从未退缩。一次深夜抢修,暴雨导致光缆中断,他带领团队跳入齐胸深的积水中,在淤泥中摸索断点。手被碎石割得鲜血淋漓,他却坚持到信号恢复才上岸。“障碍就是命令,用户等不起!”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三十年来,他累计巡查线路超10万公里,处理网络故障超两千次,客户满意率高达99.8%。
工作33年,钟永久几乎没休过完整假期。他常年清晨6点到岗,深夜加班核查资源系统,常年恶劣环境劳作让他落下腰伤、关节炎,但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一次稻田抢修,他跪在泥泞中扶正线杆,起身时双腿颤抖险些摔倒,却摆摆手说:“没事,杆子立住了就行。”“铁人永久,永久铁人”是身边同事对他的评价,每当说起,钟永久也总是微笑着有些不好意思。从“十佳线务员”到省劳动模范,再到全国劳模,钟永久的荣誉柜里摆满了证书,但他最珍视的,是用户送来的一面锦旗,“信号畅通暖人心,联通工匠显担当”。他说:“通信线是百姓的幸福线,守好它,就是守住了责任。”
钟永久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他用三十余载春秋诠释了何为“工匠精神”——是屹立风雪中顶杆的专注,是淤泥中接续光缆的执着,是创新破局的智慧实践,更是薪火相传的不忘初心。在这片黑土地上,钟永久依然身着蓝色工装,穿梭于大街小巷。他的背影,是联通人“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无声誓言,更是千万劳动者奋进新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