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今年以来,绿电跨省区,跨经营区突破不断!
记者从首都电力交易中心了解到,近日,我国首次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了跨省错峰绿电交易,新疆1200万千瓦时绿电错峰送入北京。
据介绍,北京和新疆有着至少两个小时的光照时差。每天下午的5时左右,北京开始进入用电晚高峰,此时也正是新疆的光伏发电高峰期,在这个时间段,我国首次实现绿电的市场化交易,第一笔交易的电量为1200万千瓦时,在扩大绿电进京规模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新疆光照充足时段的光伏消纳。
近年来,外调入京的绿电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进京的绿电达到350亿千瓦时,全市绿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29%,2025年,预计北京外调绿电规模将超过400亿千瓦时。
跨经营区绿电交易
今年3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日前成功开展广西、云南送上海的月内绿色电力交易,实现了跨经营区绿电交易机制里程碑式突破。这是全国首例跨经营区绿电交易落地。
本次交易成交电量5270万千瓦时,其中风电占比78%,太阳能发电占比22%,上海石化、巴斯夫、科思创、腾讯、特来电等30家企业,以及华能集团、国家能源、国家电投、中广核等发电集团下属29个新能源项目参与了本次交易。3月10日起,来自广西、云南的绿电连续22天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及相关联络通道被输送至上海,以满足当地绿电需求。
上海外向型企业众多,对绿电绿证需求旺盛,绿电来源主要依靠市外采购。“十四五”以来,广西、云南新能源发展迅猛,广西新能源占比接近50%,云南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47%,有一定外送能力和意愿。
为推动供需精准匹配,充分利用跨经营区的“地域差、季节差、负荷差”,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和国网上海电力公司等相关方,克服规则衔接、平台对接、数据交互等多方面困难,联合制定了《2025年跨经营区绿色电力交易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参与主体范围、交易周期、方式、出清、结算、绿电溯源、绿证核发与划转等关键内容,全链路贯通了跨经营区电力交易机构间的交易业务流、信息数据流、结算资金流。
本次跨经营区绿电交易的机制探索和先行先试,既开拓了上海市外入沪绿电来源,又拓宽了广西、云南新能源外送范围,为后续全国范围跨经营区交易积累了重要经验。
下一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将结合试点开展情况,持续研究完善跨经营区联合机制,探索开展全国范围跨经营区多省份互送的绿电交易。
(能源日参)(转自:能源日参)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Hehson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Hehson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