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川渝河长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系统总结了五年来川渝两地跨界河流协同治理成果,并发布了未来深化合作的重点方向。
五年来,川渝两地深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创新构建流域协同治理新格局,交出一份“水清岸绿、城水相融”的生态答卷。两地坚持联防联治,针对跨界流域、农村河湖、中小型水库及城乡接合部小微黑臭水体等,开展省市级联合暗访5轮,精准治理、改善跨界河流整体面貌;共同投资11亿元实施琼江治理项目96个,建成文化景观、亲水休闲等设施100余处,成功创建琼江省级幸福河湖。
两地强化科技赋能,激活长江上游流域现代化治水新动能。例如,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图表集》,涵盖51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10个生态流量国控断面、25个水质国控断面等重要信息,实现跨界河流“一张图管理”;联合发布全国首张跨界河流塘河健康“体检表”,开发“智巡精灵”“智慧河长”等程序,动态监测水环境、智能巡河、智能统计分析数据,助力河湖管护工作高效开展。
此外,幸福河湖建设方面,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重庆市河长办公室拟联合签订“深化跨界河流改革联动——川渝共建幸福河湖合作协议”,重点围绕联合建立“清单库”、共同编制联动实施“跨界幸福河湖实施方案”等五个方面发力。到2027年,川渝将协作建成1条国家级跨界幸福河湖、3条省市级跨界幸福河湖;到2035年,川渝跨界规模以上流经场镇的河流将总体建成幸福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