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蚌埠新闻网
如果不是网约车司机邹师傅那句“要看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一场24万元的电信诈骗,可能已经完成了收尾动作。
事发那天,是个平平常常的上午。邹师傅像往常一样打开T3出行司机端,接了一单从吉安前往萍乡的跨城单。乘客是一位看起来着急但语气还算平稳的女士,说自己临时有事,得把一个行李箱先送过去,人改天再跟上。
这听起来有点不对劲。根据平台和警方的规定,人货不能分离。如果乘客不随行,司机就有义务核实物品内容。
“能不能把箱子打开看一下?”邹师傅问。
对方愣了几秒,说“真的只是一些私人物品”。邹师傅这时注意到,她手有点抖,眼神闪烁。这一幕,和他在反诈宣传短片里看到的场景如出一辙。
他没有多问,也没继续劝。直接拨了96110。
后面的故事已经在警方通报里写得很清楚了:李女士因为轻信所谓“刷单返佣”的APP操作,已经连续几次转账。这一次,她把全部积蓄取现装箱,准备“邮寄”到诈骗分子的手上。要是那单真的送达,她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了。
“她其实也挺慌的,刚开始嘴硬,不肯承认,后来一听到民警说这是典型诈骗,差点哭出来。”邹师傅回忆。
所幸,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起事件发生后,吉安市公安局联合T3出行为邹师傅颁发了表彰和奖金。可在他自己看来,这事根本谈不上多伟大:“我是跑车的,但不代表只管开车。”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加入这场“全民反诈”的自发联盟。有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察觉不对报警;有的快递员看到老人反复寄钱主动拦下;还有像邹师傅这样的人,靠一句问话,挡住了骗子最后一步。
如果反诈是一场拉锯战,那关键时刻能拉一把的——
可能就是你楼下的网约车司机。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