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徐宁 实习生 莫李凝
济南报道
夜幕降临,最后一班高铁载着旅客平安抵达。深夜12点,高铁驶入动车所(也就是高铁的存车库),维修人员穿梭在高铁下仔细检查,保洁人员将车厢清扫干净……与此同时,济南西工务段西线路车间工长林鹏与班组5人列队而立,准备进行常规“天窗期”检查。
铁路“天窗期”是列车停运的短暂间隙,多集中于深夜,铁路工作人员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铁路检修、养护。“我们的‘天窗期’一般是0点30分到4点30分,共4个小时。”林鹏说。
手电筒的光束扫过轨检小车、道尺、支距尺……这是他们每晚的“战斗武器”。林鹏反复清点工具,反光背心的荧光条在黑暗中如星点闪烁,一场与毫米较量的战役即将展开。
踏着碎石来到轨道上,林鹏和同事们迅速开始工作。“4小时的工作时间是比较紧张的。”林鹏说。林鹏推着轨检小车在钢轨上缓慢行进,探头扫过每一寸轨面,显示屏上跳动的折线图如同轨道的“心电图”。“1434.6mm,差0.4mm……”报数声穿透夜色,有检修人员蹲在轨枕旁,用粉笔写下标记。这支五人小组今晚需完成16组道岔检查及3公里股道巡检作业。
“这个测量仪,是用来测量可动心轨相对于翼轨的高度差。”林鹏向记者介绍,“当高度差与标准值的偏差大于1mm时就需要安排整修,否则影响高铁平稳度和旅客乘车舒适度。”林鹏说,高铁检修标准比普速铁路更严苛,每个数据都关乎350公里时速下的运行安全。
“我们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为车间生产提供依据。”林鹏说,如果问题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列车运行过程中旅客舒适度不良。“我们是车间生产的一双眼睛——我们发现问题,同时车间组织解决问题,形成闭环销号,高铁运行才能更安全。”林鹏的这句话,道出高铁检修工作的核心使命。
当检修完成后,到底符不符合开行条件,还有哪些影响列车安全、平稳、舒适的因素,一列不载客的“确认列车”会在清晨时分,按照运行图的要求以允许的最高时速在高铁线路上走一趟,确认安全后,各班次列车才能开行。凌晨4点30分,当“确认列车”从动车所发出并顺利抵达,林鹏和同事们才算完成了又一次工作。
上一篇:阿克苏法院推动法庭赋能乡村善治
下一篇:百年商埠如何续写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