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了守护“黑鸢”——黑鸢夜栖地种群调查活动。40多名“爱鸟人”分布在老山及周边地区,追踪活跃在南京的“黑鸢部落”,短短3小时就观测到了185只黑鸢。
“太惊喜了,没想到第一次来南京,就看到了罕见的‘鹰柱’。”在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椅山俯江台,上海的观鸟爱好者花山莺举着单反相机,聚精会神地捕捉着刚归巢的一群黑鸢,“黑鸢就是俗称的老鹰,所谓‘鹰柱’,就是成群的黑鸢盘旋上升,形成如‘柱子’一般的壮观景象。”
这是花山莺第一次来南京,收获甚丰。“最近听到很多鸟友盛赞南京是观鸟胜地,所以我慕名而来开展了‘观鸟二日游’。一来就觉得环境非常好,城市里绿化很多,可看的鸟类资源也非常丰富。”花山莺说。
黑鸢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在南京,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黑鸢。但只有去实地考察黑鸢的飞行轨迹、数量、行为活动等,才能帮助研究人员充分了解黑鸢在南京的生存情况。为此,今年南京市组织了黑鸢夜栖地种群调查活动,吸引众多观鸟爱好者踊跃参与。
“今天的活动,一共有40多名观鸟爱好者参加,分布在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椅山俯江台、琥珀泉、三汊河、南京蜂巢酒店等地观测黑鸢。从16时到19时短短3小时的观测时间内,一共观测到185只黑鸢。”红山森林动物园相关人士说,南京的黑鸢夜栖地基本以老山为主,“我们发现,黑鸢会在傍晚时分从不同方向飞往老山过夜,大部分是从长江边飞回。一觉醒来后,部分黑鸢会飞往老山西侧,部分飞向老山东侧,两个黑鸢种群生活的环境不同。”
“长江南京段丰富的鱼类为黑鸢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绵延35公里的老山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夜栖地,是理想的繁殖场所,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非常适合黑鸢生活的生态系统。日复一日,南京的黑鸢种群不断壮大,成为一张十分有特色的城市‘生态名片’。南京黑鸢的数量,在全国城市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资深观鸟爱好者、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史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