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红霞
从青藏铁路凿通天路屏障,到三江源生态监护筑牢“中华水塔”;从玉树抗震抢通“生命通道”的日夜鏖战,到清洁能源攻关攀登“光伏蓝海”新高地……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始终插在时代最前沿,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凝聚着“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忠诚,激荡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豪情!
当高原的阳光照耀着新时代的攻坚战场,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依然高高飘扬,他们是高原机场建设一线与工期赛跑的“开路先锋”;是极地电网技术前沿攻克高海拔绝缘难题的“绿电创客”;是盐湖锂矿开发战场与产能较量的“资源尖兵”;是雪域抽蓄工程中重塑绿色能源版图的“水电铁军”……他们以青春之名集结,递交属于他们的时代答卷。
“我是青海省投3×660MW火电机组‘保投运’青年突击队、我是冶金技术研发青年突击队、我是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建设青年突击队……”朴实无华的名字背后是不同凡响的“战绩”。
平均年龄27岁的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建设青年突击队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这一重大目标,以工艺技术提升为突破,2024年授权专利14项,发表科技论文10余项,工艺锂收率从最初的60%左右,提高至80%……西部矿业冶金技术研发青年突击队由8名青年冶金技术骨干组成,平均年龄30岁,专攻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铜铅锌冶炼伴生稀散稀贵金属分离提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工作,突击任务完成后可产生超10亿元经济效益,将促进青海省较快实现冶金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提升青海省稀散稀贵金属分离提取利用技术水平。
作为整体年龄最小的突击队,青海省投3×660MW火电机组“保投运”青年突击队由12名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技术骨干组成,深度参与机组调峰技术路线选型课题,全力保障亚洲海拔最高、装机容量最大的66万千瓦级火电机组工程各关键节点按时完成,确保项目整体进度不受影响。突击队代表王钦泰表示他们突击队就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机组建设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了火电机组的运行情况,也更加明白火力发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为我们后续的项目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同于上述突击队质朴的名字,还有的突击队拥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超能绿战队”“江河蓄势”“开路先锋”“三北”攻坚、“碳”路者、“邮银先锋”“云翼”“擎旗·英雄岭”,这一个个有趣又有势的名字背后,是专业支撑起的底气。
西宁曹家堡机场东进场路项目“开路先锋”青年突击队员白天与烈日为伴,深夜同难题较劲,通过科学倒排工期、轮班攻坚,高效完成了东进场高架桥墩柱和预制梁板施工。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成功破解了高架桥与民小公路立体交叉的技术难题和G6京藏高速跨线桥施工难题,为确保项目与机场三期工程同步建成投运打下了坚实基础。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碳”路者青年突击队成立于2014年,这个扎根塔拉滩、投身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一线的突击队,先后参与建设了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青豫直流”(一区两园)2200兆瓦配套电源项目、共和、大庆两个光伏发电实证基地、21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项目。今年主动请缨承担了伏山共和70万千瓦光伏项目、光储一体化50万千瓦项目建设任务,项目产出的绿色清洁电能作为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重要支撑电源送至华中地区。
“超能绿战队”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科院54名青年技术骨干组成,平均年龄29.2岁,硕士占比近40%,聚焦新能源并网等核心领域,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落地。突击队代表王理丽说,2020年为保障“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的顺利投运,青年突击队顺势成立,做实验,把好设备投运前的最后一道质量关,突击队作用显现。随着工程的顺利投运,青年力量不断被看到,不断被委以重任。“这几年我们在青年身上看到了勇气、拼劲儿和决心,随着青年力量的不断加入,我们队伍的创新活力也在加强,正是这些让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王理丽说。“超能绿战队”从最初的19名队员到如今的54名,在特高压设备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试验现场、在新能源并网技术和储能技术的研究领域,年轻的突击队员们奋勇担当。
水电四局“江河蓄势”青年突击队因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哇让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而成立,23名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技术骨干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核心理念,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力争将项目打造成为西北抽水蓄能电站智慧建造的标杆。突击队代表中国水电四局第一分局哇让抽水蓄能施工局总工程师李增鱼表示:他们突击队是以项目为引领,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培养年轻人,让青年人的活力和激情为项目注入青春力量。
23岁的李梓萌目前是青海油田擎旗·英雄岭非常规攻坚突击队的成员,该突击队主要负责青海油田非常规油气资源“全生命周期”勘探开发研究与技术支撑工作。突击队成立于2024年,作为一名年轻的队员,李梓萌说初入工作岗位又加入了突击队,不仅要兼顾工作,还要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但是看到前辈们在岗位多年,还在不停地学习和研究,对自己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目前我们研究的非常规页岩油领域是国内较前沿的领域,我们致力于做一些创新性的研究,突击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在这里非常充实,让自己有在学校的感觉。”
近年来,青海共青团紧扣产业“四地”建设战略,以青年突击队为先锋载体,构建“组织动员-资源整合-实践赋能”全链条机制,引领青年在科技创新与产业攻坚中勇担使命。团省委青年发展部副部长娜仁表示,聚焦全省重点项目、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抢险救灾等各类领域,组建专业化青年突击队,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推动青年在一线锤炼本领,以务实举措凝聚青年力量,在服务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中,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4月29日,在青海共青团“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青年思政课的现场,奋战在青海各个地方不同领域的11个青年突击队代表因青年之名汇集,以青春之名,立下“守护家园显担当 建功‘四地’展作为”的豪情壮志。
“青春,激情,‘锂’想,‘碳’路中国梦,勇敢担当,创新……”队员代表们用这些词汇为青春作注脚,为青年树榜样。看吧,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前行路上,青年之力一直在汇聚,在作为。
上一篇:低空旅游热
下一篇:青年之力在汇聚 青年作为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