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际,百花绽放,不仅装点了时光,更蕴含养生智慧。花色入目可疏肝,花香入鼻能醒神,花露触肤可润颜,花馔入口可健脾,花径漫步可调气。
看 五色映五脏,疏解春郁
中医五行学说将青、赤、黄、白、黑五色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在赏花时,可借自然之色调理脏腑气机。
青色属木入肝经 如青草、绿柳之色,持续注视绿色植物10—15分钟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舒缓肝气郁结所致的焦虑、胁痛等不适。
红色属火入心经 桃花赤色具有散郁火、宁神志之效,《饮膳正要》记载其能降心火以制肝阳,对心烦失眠、舌尖红赤等症状有所改善。
白色属金入肺经 梨花皎白配合冰糖炖煮可滋阴润燥,缓解风燥伤肺引起的咽痒干咳。
黄色属土入脾经 连翘明黄能醒脾化湿,平衡肝木克土之象,改善春困纳呆、脘腹胀满等脾虚症状。
黑色属水入肾经 丁香花瓣色深者近似黑色,以其辛香温通之性,可温散下焦寒湿,对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夜尿频多具有调理作用。
嗅 芳香醒窍,直达经络
春日芳香植物所含挥发油成分,可通过嗅觉通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独特的养生功效。
玉兰花 作为传统中药辛夷的来源,玉兰归肺经,能有效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特别适合缓解过敏性鼻炎引发的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
茉莉花 归脾、胃、肝经,既能行气止痛、解郁散结,又可温中和胃、理气安神。睡前嗅闻茉莉花香5分钟,能改善焦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玫瑰花 归肝、脾经,具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的双重功效。清晨深嗅玫瑰花香不仅能疏解肝郁气滞引起的胸闷、善太息等症状,还能提升一天的情绪状态。
敷 花露润肤,气血双调
桃花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特别适合改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面色晦暗问题。而牛奶性味甘寒,具有润泽肌肤之效,不仅能中和桃花辛散之性,还能预防敏感肌肤可能出现的泛红、脱屑等不适反应。
将新鲜桃花花瓣捣碎后与适量新鲜牛奶调和成糊状,均匀敷于清洁后的面部,保留15—20分钟后洗净,每周使用2—3次,可起到滋阴润燥、活血美容的双重功效。
吃 春食三花,疏肝健脾
玫瑰茯苓糕 做法:取干玫瑰花10克研末,与茯苓粉50克、糯米粉100克混合,加入适量蜂蜜和水调成糊状,蒸制20分钟即可。功效:玫瑰花疏肝解郁,茯苓健脾利湿,二者合用可缓解肝郁脾虚所致的乳腺胀痛、经前乳癖。
玉兰酥炸片 做法:取新鲜辛夷花瓣洗净沥干,裹上薄面糊(面粉与鸡蛋清1∶1调配),160℃油温炸至微黄。功效:可改善风寒头痛、鼻塞身重等症状。辛夷花宣肺散寒之效显著,但因其辛温,阴虚火旺者慎用。
樱花蜂蜜茶 做法:取盐渍樱花5朵,以温水冲洗去盐,与2勺蜂蜜共同冲泡,代茶饮用。功效:樱花与蜂蜜配伍,既能安神解郁,又可润肠通便,对春季常见的困倦乏力、大便燥结有改善作用。注意糖尿病患者应减少蜂蜜用量。
练 动而生阳,气血同调
清晨运动时,可配合观赏花卉进行呼吸训练。
具体方法:面对盛开的花朵,采用腹式呼吸法,以4秒均匀吸气,使清新花香充盈胸腹;继而缓慢呼气6秒,将体内浊气尽数排出。如此循环练习15—20次,能有效疏解肝经瘀滞,改善春季常见的胸闷、烦躁等不适症状。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上一篇:各地广泛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五四主题团日活动
下一篇:低空旅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