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濮阳发布
清风拂过龙湖,班家桑葚园里紫玉垂枝、果香袭人。5月1日,示范区农文旅桑葚采摘体验季活动在万众期待中启幕,这场以桑葚为媒的产业交响曲,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里的古老吟唱,在示范区5000亩果桑产业带焕发新生机。从卫都办西片区核心区延伸至周边5个村庄,桑树不仅筑起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更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密码”。在这里,每片桑叶都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走进班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深加工车间,科技力量正重塑传统农耕文明。通过与省农科院联合攻关,桑葚酱、桑葚酒的量产,让“娇气”的鲜果变身多款特色产品推向市场。从桑叶茶到桑枝木耳,从桑葚宴到文创食品,产业链延伸使亩均效益不断攀升,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三产融合”就业。
示范区巧妙串联起“桑葚采摘+文化体验+生态康养”三大板块,打造出三条特色旅游廊道:诗词文化展、中医养生讲座再现“采桑绿水边”的诗意;花海景观带与引黄入冀工程构成生态画卷;芙蓉宴与桑葚主题餐饮创新“舌尖上的濮阳”。每逢节假日,周边游客在此体验“上午摘葚果、中午品桑宴、下午制桑茶”的全产业链乐趣,真正实现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
本届采摘季推出“四个一”服务体系:一张智慧采摘地图实现精准导航,一系列中医专家讲座传授健康知识,一连串桑葚诗词文化展演演绎经典魅力,一首脍炙人口的“采桑葚歌”唱响田园风情。特别是“采桑葚与游龙船”联动活动,单日吸引游客突破3000人次。
记者手记
从防风固沙的“生态卫士”到乡村振兴的“黄金果”,示范区用十年光阴完成桑树产业的华丽蜕变。当古老的桑树枝头挂满科技创新的果实,当《诗经》的韵律与现代文旅碰撞火花,这条“以桑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之路,正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活注脚。
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