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老一小”,围绕养老托育、教育等重大民生基础设施,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全力推动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号一线连民心,心系邕城为人民。南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始终坚守为民服务初心,聚焦服务民生、营商环境、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成效明显。今年一季度,12345热线受理企业和群众来电44.22万通,解答和解决群众诉求35.7万件,把群众的“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
“12345热线+服务民生”,诉求办理高效及时
4月27日18时许,市民梁女士拨通12345热线反映,南宁园博园北侧门的梁村大道行车道上有散落的橡胶块,散落长度100至200米,担心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清理。
12345热线立即启动部门联动机制,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当天19时30分左右,邕宁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完成了清理工作,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
“暖心!”说起12345热线,市民纷纷感慨:“它搭建起市民和政府的‘连心桥’,把群众的‘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
“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宁市民中心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厅,工作人员正在接听和回答群众的各类问题,既亲切又耐心。
“我从外地来广西,身份证丢失了,想知道如何办理临时身份证”“我是南宁市本级职工医保参保人,想咨询如何查询缴费记录”……群众的一项项诉求,得到12345热线即时、准确的答复。
12345热线致力于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据统计,今年一季度,12345热线通过语音电话、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形成工单44.79万件,其中直接答复33.04万件,直接答复率73.77%;转派部门办理工单11.75万件,转派工单按时办结率99.72%。
“12345热线+营商环境”,企业发展信心增强
“西乡塘区秀园三里1号鑫利华花城某商铺门前人行道上的树木生长过于茂盛,遮挡了店面招牌,影响商家正常经营,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核实情况并修剪。”今年4月,12345热线在接到群众来电后,将该工单转给了道路管养单位。管养单位即刻安排工作人员对树木进行了修剪。
12345热线充分发挥全市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前沿窗口”的特色优势。今年一季度,12345热线共受理经营主体诉求工单13334件,其中在线解答经营主体诉求事项7564件,转派工单5770件。与南宁市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工作机制密切协同,联动办理事项179件,共同推动影响营商环境典型诉求的解决。
经热线和各承办单位的通力合作,今年一季度南宁市经营主体转派工单按时办结率达99.79%,满意率达90.7%,解决率达86.21%。
“12345热线+数据治理”,决策辅助作用凸显
在12345热线一季度接到的投诉举报中,十大民生诉求热点难点分别是消费纠纷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劳资纠纷、噪声污染、网络通信、物业管理、占道经营、教育管理、商品房交易交付、市政管理、驾驶培训。
12345热线深挖数据资源“富矿”,建立常态化的数据分析工作模式,助力政府政策的科学制定,不定期提交热点难点问题和舆情事件的专题数据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和部门行政执法监督等提供重要依据。
接下来,12345热线将继续聚焦群众的需求与期盼,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响应速度,确保每一位群众的声音都能被倾听,切实把群众的“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推动社情民意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持续深入推进热线改革,不断提升热线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助力社会治理能力再提升、民生发展更有保障、营商环境更优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赵金玲 通讯员邓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