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得乾 石成砚 通讯员 马煜赟
他们是身着警服坚守岗位,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守护者;他们是值守在旅游景区,守护公共消防安全的“火焰蓝”;他们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用辛勤劳作扮靓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是驻扎在大漠戈壁,全速冲刺重点能源项目的建设者……
劳动节是奋斗者的节日。春夏之交,时光正好,在人们出游踏青的同时,劳动者们扎根岗位一线,用汗水谱写劳动赞歌,以坚守展现劳动风采,用担当奉献诠释着“劳动最光荣”的真谛。
用心守护群众出行平安
假期首日,在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与同仁路交叉路口以南的右侧行车道旁,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三大队二中队民警李存文正和队友一起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打靠边停车的手势引导违法嫌疑车辆停在路边后,李存文快步上前敬礼,并指示驾驶员下车。
“你刚才驾驶车辆的时候怎么还在吸烟啊,这样开车很危险,以后要注意别再犯了!”由于此时路上的车辆较多,为了不影响道路交通,在核实清楚驾驶人的违法行为后,李存文依法对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和警告处罚。
李存文所在的三大队二中队,主要负责五四大街以南至昆仑西路以北,黄河路以西至海湖路以东范围之内的交通秩序维护、交通安全宣传、违法行为查处、重大活动保障。
“由于我们中队负责的辖区基本上处于商业综合体、医院和学校集中区,因此辖区内的主支干路和背街小巷基本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路段。”李存文介绍,节假日期间除了早晚高峰,他们还要随时在辖区路段巡视执勤,了解辖区内有没有施工路段或者恶劣天气时是否有积水等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以便及时应对处置。
违法整治查处工作结束后,李存文又迅速赶往自己当天的高峰岗位执勤点,昆仑西路和西山二巷掉头的路口。“昆仑路是西宁市主城区重要的主干道之一,连接着西宁东西两端,前往西山二巷方向掉头的车辆比较多,所以我在这个路口要进行实时交通指挥。”在李存文的精准指挥下,调头车辆的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五一’期间,我们适时加大警力和装备投入,加强巡逻管控和交通疏导等工作,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实行定员定岗,并增加警力路面执勤和巡查密度,实时监测人流车流,及时疏导交通拥堵和消除路面动态安全隐患,提高路面通行效率。”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三大队二中队队长董颜铭表示,全体执勤执法人员,将以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强化为民服务,确保假期道路交通畅通有序,用心守护群众出行平安。
坚守让城市环境更美丽
5月1日15时,环卫工人张海清正在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虎台二巷仔细清扫着人行道路上的杂物。除了清理人行道路面、路旁绿化带内的杂物和垃圾,她还要对街边的护栏、果皮箱等进行擦洗。
“凌晨4时,我们所有人一起出动,进行行车道、人行道路面的清扫和绿化带的清洁工作,并及时收集转运清扫的垃圾。”张海清介绍,她所在的小组共有7人,需要负责五四西路冷湖路口到新宁路口段800多米的路面和南北两侧街道的清洁工作。
节假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休息放松的时间,对于环卫工人来说却是工作更多、责任更重的特殊时期。路面、车站、街角随处可见她们的身影。
“我们7个人按照各自职责分段包片打扫,每个人都要随时清扫各自的区域内杂物和垃圾,确保街道干净整洁”,由于要不停地在负责区域内巡查清理垃圾,所以张海清她们每天上班期间的行走步数都能达到30000步以上。
针对节假日期间行人增多、保洁强度加大、生活垃圾量骤增的情况,张海清和小组的其他环卫工人坚持全天在岗,用人力与环卫机械作业双向保洁,强化垃圾收集清理力度,力保清扫干净无死角,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这几天除正常上班之外,我们还加强了对重点路段、主要区域、公共场所的保洁力度。”西宁市城西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虎台三队队长于婷告诉记者,因为节假日人流量比较大,垃圾产量大,虎台三队的7个小组60多名环卫工人全员在岗,严格落实精细化作业标准,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作业频次,加大对大街小巷清扫保洁力度。
同时,负责带班的职工还会加强周边环卫作业巡查监督,增加垃圾的清运班次,坚决杜绝垃圾容器满冒外溢,全力确保垃圾日产日清、环境干净整洁。
“尽管工作很辛苦,但看到街道干净整洁,就觉得工作很有意义。”今年49岁的张海清,在环卫工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9年。如今,在自己的岗位上度过节假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盐湖边上的“火焰蓝”守护者
对于消防员来说,节假日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繁重的任务。“五一”期间,当游客们沉浸在“天空之镜”的梦幻美景中时,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消防救援大队全体指战员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警情。
茶卡盐湖作为青海旅游的“金名片”,每逢节假日游客量激增,消防安全压力倍增。乌兰县消防救援大队采取“驻点执勤+动态巡逻”模式,对景区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巡查。一位来自四川的游客感慨道:“看到消防员们在景区巡逻,心里特别踏实。”
“电动摆渡车充电桩是否规范?”“餐饮区燃气使用是否安全?”消防员们顶着高原烈日,徒步穿梭在景区各个角落,细致排查每一处隐患。同时,他们还在游客集散区设立消防宣传点,通过发放安全手册、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等方式,提升游客消防安全意识。
同时,穿境而过318国道车流量大,加之高原气候复杂,交通事故和车辆自燃风险较高。消防员们不仅要守护景区,还要随时应对国道上突发的险情。
“孩子总问我,爸爸为什么不能陪我过节?”消防员谢宇笑着说,“我告诉他,爸爸在保护更多人的假期平安。”像谢宇这样的消防员还有很多,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坚守在岗位上。正如他们常说的:“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亦心安。”
大柴旦风光储项目上的国能坚守者
当戈壁滩上的天空铺上一层朦胧夜纱,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现场,国能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沈林成正带领团队调试110千伏升压站,一遍遍修改投运方案,为5月底48台风机的全容量并网全速冲刺。
连续驻扎在风沙肆虐、氧气稀薄的项目现场2个多月,沈林成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嘴唇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再坚持一下,咱们的首个风电项目马上就要并网了。”他沙哑的声音在寒风中更显坚定。
120天完成光伏场区基础施工,240天完成70万千瓦光伏全容量并网发电……在这片戈壁上,国能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大柴旦速度”,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他们日夜不息的坚守与付出,也许是错过了孩子的生日,抑或是缺席了与家人的团聚,却让千家万户的灯火更加明亮。
工程建设部专责丁莘阳的小女儿刚上小学,每次视频时总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他只能勉强笑着回答:“等这里的灯都亮起来。”说着便红了眼眶……
工程建设部主任老田是个“老能源”,在新能源建设这条路上已经走了15年,参与过十几个大型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大柴旦项目开工时,他主动请缨,“高原项目经验我最丰富,我去最合适。”
从项目建设初期的工地板房到升压站综合楼建成投运,他的床头一直贴着项目进度表,每天工作到深夜,那张表被涂涂画画,红蓝字体覆盖了原本的模样。“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妻子和儿女很默契地问他是不是又回不来了,他只是笑笑说道:“选择了能源建设这一行,就是选择了坚守。”
当大柴旦的灯光点亮戈壁夜空,这些光明守望者的身影在光影中显得格外高大。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定义价值,在戈壁书写着新时代能源建设的壮丽诗篇。
上一篇:一站式服务惠民生 多元联动焕活力
下一篇:泰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