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企在华打出电动化、智能化的明牌愈发显眼。
“过去的一年对于本田中国来说是艰难的一年,现在我们正处于过渡期。我们有必要增加和本地供应商、本地厂家的合作,以开发对中国市场更有优势的产品。”2025年上海车展上,本田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接受包括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回顾2024年,本田、丰田、日产等一批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销量均出现下滑,市场份额降至11.2%,较2023年下降3.2个百分点。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以燃油车为销量支柱的日系车在华销量已连续2年出现下滑,加速融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已经成为日系车企在华战略的共识。
日系车在华加速推出电动汽车
日系车企在华打出电动化、智能化的明牌愈发显眼。2025上海车展上,丰田喊出“立全球,更中国”、日产强调“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基于贴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口号,丰田亮出由中国工程师研发出的铂智7、本田亮出全新电动汽车烨品牌的第二款车型“GT”、长安马自达第二款新能源车型MAZDA EZ-60等,企图在国内激烈的新能源汽车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已超过60%,与之相反地,日系车的市场份额再次下降至11.2%。
正如五十岚雅行所说:“对于本田来说,目前还是燃油车占比重较大,所以过去的一年对于本田来说是比较严峻的一年。2024年,本田在华的两个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已经启动了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工厂,且目前已进行作业。目前,我们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考验,正处于‘过渡期’。由于我们的电动车现在处在起步阶段,无论销量还是收益,目前我们都是不太好的情况,但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局势。”
如何改变日系车在华的局势?从整个行业来看,为了提振在华销量,自今年2月以来,东风本田S7、广汽丰田铂智3X、广汽本田P7、东风日产N7等多家日系合资品牌在华推出纯电动汽车,且尤为注重提升性价比。
今年春节假期后,日系车企在华推出的首款电动汽车东风本田S7官方指导起售价为25.99万元,但当广汽本田P7起售价下探至19.99万元后,东风本田S7限时起售价也同步降至19.99万元。类似的,广汽丰田铂智3X起售价为10.98万元,较同级别的自主品牌广汽埃安第二代AION V起售价还降低了2万元。定位B级轿车的东风日产N7官方起售价仅11.99万元,东风日产相关人士表示:“这个起售价肯定是亏本的,但是单车亏多少不便透露。”在以价换量的攻势下,上述部分日系合资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陆续收获了过万的销量订单。
根据日系车企的规划,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日系车企将密集在华投放电动汽车。其中,到2027年,本田将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电动车型;到2027年夏季,日产将投放市场的新能源车型的数量,从原本的8款提升到10款。
与中国科技领域供应商合作
除了加速电动化产品贴合市场,加速本地化生产、研发也是日系车企在华布局的重要措施。
2025上海车展首日,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提到:“2011年,丰田章男会长在‘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的奠基仪式时说过一句话,即‘希望有一天,能够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很高兴,终于能够让他的期待变成现实。”
当天,多位丰田中国工程师亮相,李晖还表示,丰田中国将面向本土化建立ONE R&D研发机制,且商品研发彻底本土化。此前,丰田在华已与比亚迪、广汽、一汽等车企建立起合资公司,研发并销售多款新能源车型,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中创新航等中国本土动力电池上车。
在智能化加速进化的中国市场,丰田已规划在智能化领域搭载Momenta、华为鸿蒙座舱等中国科技领域汽车供应商的产品。无独有偶,日产汽车也与华为、Momenta达成合作,本田也在2025上海车展上宣布将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Deepseek及宁德时代达成深度合作。
五十岚雅行表示:“未来,本田会与中国优秀的企业进行合作,并采用中国速度,把本田既有的技术积累充分投入,打造更好的商品来应对市场。尤其中国市场变化非常之快,要应对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必须要快速推进更多商品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据此前规划,本田将在2030财年前,投入约10万亿日元的资源。其中,软件定义汽车相关研发支出将占约2万亿日元;下一代纯电动车专用工厂等生产领域、二轮电动化相关费用、汽车新车型研发支出、模具投资等产品制造相关费用共计约6万亿日元。
马自达中国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岛徹谈及如何平衡电动新技术的布局与成本控制时表示:“在成本方面,因为我们现在跟长安汽车进行合作,所以尽量把电驱、电池相关的成本进行压缩。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通过跟长安的合作,把马自达的独特性发挥出来,通过这两种组合方式提高长安马自达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