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雅文 北京报道
4月29日晚,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有研新材”,600206.SH)发布了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继去年大幅下滑之后,有研新材一季度业绩实现“大翻身”。今年一季度,有研新材盈利6738.47万元,而去年同期仅为45.54万元,增长了6692.93万元,增幅高达14698.12%。
有研新材的销售毛利率仍保持在6%上下,业绩回春其实和减持亏损子公司有关。据了解,有研新材的控股子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有研稀土”)自2023年以来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达2.91亿元。2024年,有研新材将持股比例从88.72%减少到45%,从而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同比大幅减亏。
有研稀土是有研新材旗下主要从事稀土业务的公司,在近两年,有研稀土的持续亏损拖累了有研新材的业绩。有研新材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主要是跟中国稀土集团的股权合作,此前就已经进行过披露。”
铂族产品难赚钱
有研新材起家于半导体硅材料领域,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现为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有研”)发起,成立于1999年。2014年,有研新材通过资产重组转出硅材料业务,如今聚焦于电、磁、光、医四大板块,前三大收入来源为铂族金属材料、稀土材料和薄膜材料。
近几年,有研新材在稀土业务上有较多布局。在2019年,有研新材投资9180万元,和其他出资企业一起设立了有研稀土(青岛)、有研稀土(荣成)公司,由此完善了有研稀土在整个稀土产业链的布局。
稀土属于金属元素,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15种镧系元素及与镧系密切相关的另外两种元素。其中,镧、铈、镨、钕、钷、钐、铕、钆被归为轻稀土(又称铈组),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被归为重稀土(又称钇组),可用来制作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和抛光材料等,被广泛运用于冶金工业、石油化工和玻璃陶瓷等领域。
过去几年,铂族产品一直是有研新材最大的收入来源,但是这一业务的毛利率十分微薄,最近4年的毛利率都在1%—2%左右。在铂族产品收入渐渐萎缩之时,稀土业务一度是有研新材增速最为亮眼的板块。2021年至2022年,铂族产品的营收已经从116.59亿元降至93.47亿元。同时,稀土材料的营收从27亿元增长到了39.89亿元。在2022年,有研新材的净利润也到达了历史最高的2.7亿元。
稀土业务转向亏损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是稀土需求的核心驱动力。其中,磁材又是稀土下游需求的核心增长来源。在2020年到2021年,供给增速持稳而需求爆发,稀土价格被大幅推涨。
然而市场风向易变,稀土价格在到达高点后迅速下跌。2022年2月到2023年,需求增速放缓,而供给端仍在加速释放,导致价格大幅下行,到2023年底,氧化镨钕、氧化铽价格分别跌至42.25万元/吨、737万元/吨,较高点跌幅分别达到80%、68%。2024年6—7月,上述产品价格最低跌到了36万元/吨、483万元/吨,目前略有回暖。
受稀土原材料降价影响,有研新材的稀土收入也开始萎缩。2023年,有研新材共产出5398.78吨稀土材料,售出5347.8吨,实现稀土材料收入28.32亿元,同比下降29.01%,毛利为2.11亿元。不过毛利率仍维持在7%以上。
2024年,有研新材的稀土业务已经亏损。2024年,有研新材的稀土材料实现收入24.37亿元,同比下降13.95%,毛利率减少了7.5个百分点至-0.05%。有研新材曾公开表示,为应对稀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有研新材将采取工艺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方式。
减持子公司“妙手回春”
有研新材已连续两年面对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2024年,有研新材实现营业收入91.46亿元,同比下降15.49%,较2023年的同比下降29.05%略有收窄。
利润端形势更为严峻,2024年利润总额仅1689.05万元,同比锐减93.56%;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下降34.78%,净利润降幅进一步扩大。据称,有研稀土利润总额亏损2.88亿元,同比下降2.76亿元是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5年一季度,有研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减少18.67%;利润总额达到4917.84万元,同比增长113543.53%;实现归母净利润6738.47万元,同比增长14698.12%。
而一季报的业绩回春或许也不是因为稀土业务出现转机。有研新材2023年就在谋划减持有研稀土。2024年,有研新材完成减持,从年初的88.7244%减少到了45%,归母净利润由此同比减亏超过3000万元。
接受股份转让的正是有研新材的第一大股东中国有研和中国稀土集团,不过有研新材仍是有研稀土的第一大股东和实控人。目前,有研稀土由有研新材持股45%,中国稀土集团持股38.7244%,中国有研持股5%,中国稀有稀土持股11.2756%。
值得关注的是,有研新材也在布局新兴的固态电池材料,并且曾多次因固态电池概念大涨。有研新材方告诉记者,“公司不做固态电池,做的是固态电解质材料。”2024年11月,有研新材曾对投资者表示,现阶段仅专注于固态电解质原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暂无固态电解质产品的发展计划,目前处于研发小试阶段,同时配合国内外客户进行验证或小批量供货。
就固态电池发展进度,贝特瑞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大多数还是液态电池和液态电极,采用六氟磷酸锂等锂盐,极少数是半固态。有一些电池厂可能是真正开工在做电池并装车,但大部分企业还是处于研发阶段,并且研发进展各不相同。有的可能积累了一些数据,但有一些可能只是立项,仅有少量人做做实验。”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