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五一小长假首日,全省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预计出口流量达534万辆(假期单日最高),面对短时骤增的交通出行压力,江苏高速交警以“智慧警务”为引擎,用责任与担当全力为群众假期出行保驾护航。
精准布防,及时发现货车司机疲劳驾驶
5月1日凌晨,连霍高速彭城服务区,徐州高速一大队执勤民警警务终端突然发出预警:“鲁C*****大型货车涉嫌疲劳驾驶。”车辆驶入服务区后民警迅速上前核查,发现驾驶人王师傅已经连续行驶4个小时以上未休息。“想着晚上车少多跑一点,白天就能轻松点!”王师傅讪讪说道。“夜间行驶本来风险就大,疲劳驾驶更是险上加险!”执勤民警播放着手机上的警示宣传片严肃教育王师傅,依法进行处罚,最后递上一瓶水并嘱咐切勿疲劳驾驶。王师傅保证道:“这堂课,我会记住一辈子!”五一期间,江苏高速交警依托服务区警务站、收费站入口等执法阵地,结合智能违法抓拍设备,严查严打超速、疲劳驾驶、酒驾醉驾、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规变道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应急车道临时通行与现场疏导分流拥堵
4月30日晚,沪蓉高速无锡段一辆轿车故障停在路面,造成后方缓行5公里,无锡高速一大队指挥大屏迅速闪起红灯,值班民警迅速启动预案,信息情报板瞬间显示“应急车道可临时通行”,现场民警疏导指挥,出行导航同步诱导车辆提前分流,原本3小时才能疏散的车流,仅40分钟就恢复畅通。江苏高速“一路三方”创新建立路段缓行“3公里、5公里、8公里”三级预警管控机制,综合运用控制驶入、远程诱导、近端分流、交替放行等管制措施,最大限度均衡路网流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对16个易堵路段、10个易堵枢纽、7个易堵收费站和49个重点服务区的合流并线处,通过增减车道数、实施物理隔离等方式进行交通渠化,减缓多方向车流汇聚的冲突干扰。
科技赋能打造数字交管实战“智慧中枢”
4月30日上午,G15沈海高速南通段3辆小车追尾横亘第一车道,南通高速三大队指挥室异常事件感知系统立即发出警报,无人机迅速升空盘旋预警,巡逻警车呼啸而至,仅仅50秒,两名民警就将事故车辆推至应急车道,打通道路通行。江苏高速交警充分发挥无人机灵活机动、视野广阔优势,在沪蓉高速、沈海高速、京沪高速等重点路段广泛配备无人机,开展路面巡查、喊话预警、违法抓拍、事故勘察等工作,积极打造“空地一体”全方位、立体化管控网络。深化应用AI识别、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异常停车、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感知能力。据了解,五一期间,江苏高速交警全员在岗,全力做好值班值守、巡逻管控、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以“汗水+智慧”守护好高速公路每一公里平安坦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苏交轩
校对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