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今年“五一”假期,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创新破题正式推出南京首个人工智能文旅指南平台。通过800+本地特色场景数据库、10000份惠民福利和智能动态推荐系统,为市民打造“指尖上的五一出行攻略”,在“家门口的诗意栖居”中,体验“我的南京我做主”的深度文化漫游。
智理金陵:“长干大模型”激活文都数据资产
南京文投集团基于自主研发的“长干大模型”技术体系,推出“AI南京”智能文旅平台,对全市800个涵盖演出展览、乡村游、城市夜游等多元领域的文旅场景及活动资源进行数据治理,构建起南京“五一”假日文旅服务智能语料库。
该模型依托4000万条南京历史文化语料,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进行深度预训练,借助精调算法优化文博知识检索的精准度,已完成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长干”之名取自西晋文学家左思所写的《三都赋》中的《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既致敬南京1800年文学史上的开篇之作,亦呼应长干古城这一南京城市之始。
为实现文化资源精准匹配,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和场景应用的趋势,南京文投进一步“尝鲜”本地化部署DeepSeek,融合“长干大模型”领域专家模型能力,创新打造“长干AI智能体”技术架构,深度融合DeepSeek模型的推理能力与长干大模型的专业优势,通过搭建“知识库+模型编排层+推理引擎”的三层架构,形成轻量化策略支撑体系,这套技术架构让“智能伴游”真正实现从概念到落地的跨越,人工智能赋能文化更精准、更可靠。
南京文投将以“长干大模型”“长干智能体”为核心引擎,聚焦AI智能体规模化应用,持续打造“可感知、可交互、可传播”的城市文化新体验。集团旗下“长干智能体”与文都云 AI 团队现面向政企机构提供 AI 技术赋能服务,助力南京实现“从文化名城到数字城市”的品牌跃升,以智能基座建设、数字平台运营、场景创新应用的三维路径,为AI赋能城市治理与文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南京方案”。
漫品金陵:从“看景”到“入戏”的多样玩法
“AI南京”深耕城市文化肌理,通过智慧算法解锁本地深度文旅体验,只需在“AI南京”输入自然语言需求,如“带娃出行”“想看沉浸式演出”等简单指令,假期间南京市民即可获得出行前的智能规划、实时活动推荐及消费福利整合等服务。
平台不仅推出“寻味南京米其林”“跟着地铁游南京”等特色专题,更聚焦于发现那些承载城市记忆却鲜被关注的隐秘空间,为南京市民呈现“熟悉的陌生之城”。例如搜索“博物馆”,系统优先推荐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特色场馆;结合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开发同款打卡路线,通过AI智能串联颐和路公馆区、西康路别墅群等文化地标。南京文投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假期间,我们要让南京本地市民通过技术手段也感受到‘文化南京’的深度与温度。”
3
依托“数据画像+动态推荐”技术,系统可根据用户偏好定向推送特色产品。南京传统文化爱好者可能会触发位于江宁织造博物馆的“大梦·红楼”沉浸式展演信息,“五一”期间不仅有全新升级的全息舞台和互动剧情,更有古风换装、手作等深度文化消费场景;亲子家庭则可能收到大华大戏院“文都·XR荟”航天主题数字展的讯息;“Z世代”又可能了解到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内“新鲜”开业的浸剧狸小剧场引入了爆款沉浸式互动秀《福尔图那的酒会》。
文枢新生:AI解锁市民“五一”专属文化“盲盒”
此次“AI南京”中更有文旅消费券等惠民福利的发放,让文旅体验“潮起来”、城市经济“热起来”。假期间,南京市民每日登录“AI南京”可参与一次文旅福利抽取,畅享“五一”精品演出展览门票、热门景区门票、限时文旅体验资格及酒店民宿优惠券等万余份惠民礼包,实现假日权益“天天解锁”。
指尖轻点“AI南京”,即刻解锁本地文化场景新玩法。假期间,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线上携手国风文化传承IP《物华弥新》,市民可在线解码文物背后的密码,也可在线下聆听国乐雅集演绎经典影视OST,或是欣赏“灯塔音乐会”结合琉璃塔灯光秀。可在清凉山艺术生活馆欣赏一场“‘大象无形’赵规划山水作品展”;也可在老门东越剧博物馆的文都·戏花间内,品味沉浸式越剧《李清照·如梦令》。
“AI南京”也将在这个“五一”成为市民赏剧的智能指南。有南京越剧团新创越剧《英雄少年》,七位“00后”女小生演员重塑杨家将传统故事,挖掘当代越剧舞台的独特风格;雨花剧院内上演红色故事话剧《破晓——戊子年·腊月三十》;世界文学客厅联合南京民族乐团首创“文都乐社”,挥毫一部“可听可赏”的南京文学史;瞻园上演的《金陵寻梦·夜瞻园》再现“太虚幻境”美学奇观;还有四大名著经典传承名曲音乐会、《只有莫扎特》钢琴小提琴经典名曲音乐会等精彩演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