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安部新闻传媒
创造劳动之美 彰显警营担当
广大公安民警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奋斗创造历史,劳动成就未来。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73名公安民警中,有的在条件恶劣的边境一线奉献青春,有的在同犯罪分子的斗争中英勇无畏,有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有的为公安科技创新而倾尽心血……他们把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深深融入人民公安事业,以劳动者的姿态奋勇向前,唱响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初心如磐 做人民至上的守护者
洪泽湖中有一座孤岛,名叫穆墩岛,岛上有一位驻岛民警——江苏省泗洪县公安局半城派出所教导员朱修永。5年前,泗洪县乡镇区划调整后,当时已从警15年的朱修永成为穆墩岛上唯一的驻岛民警。
在岛上,朱修永不仅要承担治安维护、矛盾调解、抢险救灾等任务,还要化身“民政代办员”“外卖员”“电工”等角色,心里装的、手里忙的都是村民的大事小情,被岛上群众亲切地称为“万能老朱”。老朱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辖区的群众比他自己还高兴。
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公安时刻谨记、忠实践行。群众的认可,是广大公安民警心中最高的褒扬。
他们,在拼搏奉献中绘就社会平安稳定的和谐画卷。
四川省昭觉县公安局解放沟派出所是全县条件最艰苦的派出所之一,所长俄木伍呷坚守在海拔3000多米的大凉山腹地。崇山峻岭间,她带领同事一步一个脚印,穿梭在彝家山寨里,巡逻在乡村道路上,忙碌在追击歹徒的路途中,切实维护基层平安稳定。
他们,在挥汗如雨中砥砺历久弥坚的不悔初心。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西湖大队党委书记、大队长、二级高级警长蒋定军被称为马路上的“平安舞者”。25年前,他被分配到了杭州市最繁忙的松木场路口。从此,烈日骄阳考验着他,狂风骤雨吹打着他,哪怕在工作中被车撞倒在地,他也始终不曾卸下肩上重担。
他们,在挑灯夜读中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
“要化解矛盾纠纷,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好相关法律知识。”山西省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信访室主任高玲如饥似渴地学习法律知识,忠实践行法治观念。从警以来,她经手审核案件达5000余件,纠正执法隐患1500余处,做到“零投诉、零失误”。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人民至上,守护平安。
伴随着奋进的鼓点,全国广大公安民警以劳动底色绘就为民本色,在服务人民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履职尽责中守护平安稳定。
拼搏奋斗 做攻坚克难的先锋队
一个劳动者的毅力有多坚定?
“砰!砰砰!”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突击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魏增是一名“神枪手”,也是一名练枪“狂人”。
他有一种极致的工匠精神,为了提升射击技能,他有时一天要射击上千发子弹,骨裂、腱鞘炎伴随而至,手枪击发的声响给他的耳朵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做到了3秒内将手枪的15发子弹击发完毕,且枪枪精准中靶。
“特警的日常工作,要么就是惊心动魄、命悬一线,要么就是枯燥无味、体力透支。”魏增说。
相较于其他职业,公安队伍独具特殊性;相较于其他领域,公安工作具有复杂性。面对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的工作,公安民警尤其需要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尤其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能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高强度、战严寒、斗酷暑——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临空公安检查站政治教导员、一级警长方超长年置身于这样的工作环境,凭着拼搏的韧劲和高度敏锐性,圆满完成各项安保任务,并提出提质增效工作法,便利群众安全出行。
与狡猾的“狐狸”周旋,与危险的“豺狼”搏斗——这是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百色边境管理支队岳圩边境派出所所长、二级警长吴润豪的日常。打击偷渡,他是智勇双全的“猎人”,屡破大案;铲除边境“毒瘤”,他战斗在打击毒品走私第一线,无惧危险。
“我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面对的是什么,也许是锋利的砍刀,也许是已经上膛的枪”——江西省萍乡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一级警长张凌峰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流血负伤更是常有的事,但每次抓捕行动他还是冲在最前面。
经历两次颅脑手术,与死神抗争20多天——高强度的工作使安徽省蒙城县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教导员杨磊面临健康问题。大病初愈,他主动请缨到反诈一线,后又成为打击环食药犯罪的行家里手。“我仍然可以继续战斗!”他坚定地说。
面对困难、危险等风浪考验,广大公安民警用实际行动证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唯有以劳动者的英勇无畏、拼搏奋斗,方能书写新时代公安民警勇攀高峰的华章。
锐意进取 做警营创新的领航人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一颗匠心,也是人民公安的赤诚之心。
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副高级工程师刘洪伟,是一个被称为“在大海里捞针”的人。
从海量信息中寻找线索,既艰苦又枯燥。刘洪伟耐得住寂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参与破获多起大案。为解决人工提取数据效率低、类案关联分析难度大等问题,他研发了相关分析工具,将数据信息直观化,有效盘活了资源、提升了工作效率。相关分析工具得到广泛应用,荣获山东公安科技进步奖。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公安机关广大民警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精于专业的警营“工匠”不断涌现,用辛勤劳动提升便民服务质效,用科技创新助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凡业绩。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司法鉴定中心警务技术一级主任,主任法医师朱传红深耕DNA检验领域30年,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创新战法,带领武汉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DNA实验室成长为“全国公安机关一级DNA专业实验室”。
重庆市大足区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一级警长刘奔在实战中提炼战法、开拓创新,自学软件开发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带领“刘奔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自主研发创新项目7项,申报国家专利5项,斩获诸多创新大奖。
黑龙江省绥化市公安局看守所一级警长吕剑锋对监管工作进行全面提升,拍摄教学示范片在全省监管系统进行推广。他还总结出具有较强指导性、实战性的管理理论和实战方法,带出一支优秀的管教民警队伍。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著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征程上,全国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立足本职行而不辍,执著专注守护初心,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凝聚起护航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邵磊)